多功能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22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飞行主体、动力单元、传动单元、旋翼单元、行走单元以及负载单元;动力单元安装于飞行主体内;传动单元与动力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旋翼单元与传动单元的输出端、动力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旋翼单元具有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行走单元设置在飞行主体上;负载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飞行主体上;在旋翼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且飞行主体装载负载单元时,飞行器处于负载状态;在旋翼单元处于收起状态且飞行主体未装负载单元时,飞行器处于空载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了飞行器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柴油机发电带来的重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并解决了常规运输直升机体积大、机动性不强以及隐蔽性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飞行器


技术介绍

1、现有运输直升机通常由涡轴发动机、机身、旋翼系统、尾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器和配套设备等组成。涡轴发动机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动力涡轮、排气装置、附件装置以及动力输出轴等组成。

2、其工作原理在于,外界空气从进气道流入发动机内,经压气机做功压缩后流入燃烧室内,与喷出的燃油进行掺混并点火燃烧,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冲击燃气涡轮和动力涡轮,将热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燃气涡轮产生的功率带动压气机,动力涡轮产生的功率则是带动附件装置(包括燃油泵、滑油泵、发电机等)和旋翼、尾桨系统,随后高温高压燃气通过排气装置排入外界大气中。旋翼系统通过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旋转产生升力,实现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空中飞行;尾桨系统通过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旋转,用于平衡旋翼系统产生的扭矩,并控制直升机的方向。配套设备包含电源、运输架、绳索等辅助装置,直升机底部吊挂一个运输架,架子下方用绳索承载运输物资(如车辆等),乘员舱可用于载运人员。运输原理为当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时,旋翼旋转产生的强大气流会形成气垫,气垫的气压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涡轴发动机、发电机、蓄电池、油箱、动力电机和转动电机,所述油箱与所述涡轴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涡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向所述动力电机和所述转动电机供电;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翼单元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翼单元旋转而产生升力;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旋翼单元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翼单元在所述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涡轴发动机、发电机、蓄电池、油箱、动力电机和转动电机,所述油箱与所述涡轴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涡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向所述动力电机和所述转动电机供电;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翼单元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翼单元旋转而产生升力;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旋翼单元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翼单元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收起状态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为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啮合的若干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并转动设置在所述飞行主体上,若干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旋翼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座连接,所述旋转座设有卡块,所述第一齿轮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杰郭青林金海良周淳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