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TiAl亚微米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255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具体地说是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新型TiAl亚微米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氢、氩(体积比2∶3)总压为600~720Torr混合气氛中,用直径为4~6mm的钨棒作为阴极,钛铝(原子比1∶1)合金φ16~30mm柱作为阳极。在电流150A~200A、电压30V~40V的条件下,启动风机定流量为8~16L/s,点弧60~150min,停弧后在少许氧气中钝化120~180min,在阴极前端沉积物中,得到新型TiAl亚微米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温度梯度较大,较容易生成特殊形态和结构的物质,为机理研究提供很好的样品,解决了常规物理、化学方法不能彻底产生新型结构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具体地说是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新型TiAl亚 微米杆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十几年来,含钛的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结构材料迅速发展起来,Ti-Al基合金 已经成为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代表,Ti-Al基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弹性模量大、抗 氧化和蠕变性能强等特点,已成为制作航空航天及汽车发动机耐热结构件极具竞争力的材 料。但是,Ti-Al合金的成分容错度小,微量的成分变化就会显著地改变合金的性能,此类 合金室温延展性和韧性差,一直是阻碍其应用的重大缺陷。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对Ti-Al合 金进行晶粒细化处理,另外细化钛铝合金铸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和二次锻造技术也是提高 钛铝合金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方法制备出的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不能进一步提 高其他材料的性能,因此,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在一些高尖端的特殊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常规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一维合金材料技术的不 足,提供一种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新型TiAl亚微米杆的方法,通过调节电流、电压、工作 气氛和时间有效控制纳米和亚微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提高材料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新型TiAl亚微米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在电弧等离子体炉的真空室中,把钛铝合金柱放于水冷铜阳极上,其中的钛铝原子比为1∶1;再固定钨棒于阴极架上,抽真空到3~8×10↑[-3]Pa;充入氢、氩气,氢气与氩气的体积比是氢气∶氩气=2∶3,充入的混合气达到600~720Torr时,开启循环风机,调节流量8~16L/s,经过5~10min运行;用高频起弧后,调整电流在150A~200A、电压在30V~40V范围内,点弧时间60~150min;停弧后在少许氧气氛中钝化120~180min,在阴极前端沉积物中,得到玉米杆型TiAl亚微米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杰田鸣赵骞贺连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