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轨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的轻轨车辆。
技术介绍
1、轻轨车辆的设计要求能在更小的水平曲线和竖直曲线上运行,能够承载更大的重量载荷,在现有技术中,常需要面对恶劣的工况和快速的环境变化。
2、轻轨车辆的两个相邻的车体之间通过铰接装置连接,用以保证车辆之间的水平、竖直等方向的稳定,避免发生侧滚等情况。
3、目前铰接装置的转动能力,能够较好的满足轻轨车体之间的水平、竖直和侧滚方向的运动需求,但现有轻轨车辆的承载性能普遍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面向大重量载荷轻轨车辆的相关连接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灵活转动的前提下,保证竖直、水平和侧滚方向的稳定性,并提供较高的承载能力。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的轻轨车辆。
>3、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的运输工装(3),所述运输工装(3)为截面为L形的L形板件,所述L形板件的一侧与所述上部结构件(1)、所述下部结构件(2)连接,所述L形板件位于所述球铰的侧部,且位于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销(4)与所述下部结构件(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的沿周向设置有16个第二螺栓(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的运输工装(3),所述运输工装(3)为截面为l形的l形板件,所述l形板件的一侧与所述上部结构件(1)、所述下部结构件(2)连接,所述l形板件位于所述球铰的侧部,且位于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销(4)与所述下部结构件(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的沿周向设置有16个第二螺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关于球铰对称设置,所述上部结构件(1)和所述下部结构件(2)的向背的侧面均为平面,且均设置有数量相等的所述第一螺栓(10),每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栓(10)均按照两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轨车辆转向架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端口设置有垫块(101),所述垫块(101)位于所述第一螺栓(10)与所述螺栓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轨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甄,王会娟,唐朝辉,范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