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车体,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底架牵枕缓在轨道车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轨道车辆的运行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全。因此,对其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2、其中,牵引梁是铁路车辆中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纵向力,确保轨道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传统的牵引梁结构设计,通常采用两个平行布置的大鱼腹形结构,与之对应的枕内还需设置两个平行布置的纵向梁。传统的车钩安装座与牵引梁组成垂直焊接在一起,传统的车钩座与车钩在水平方向上安装。虽然在抗弯扭强度和刚度方面表现出色,但由于其形状设计,通常会使用较多的材料,也存在重量较大的缺陷。
3、在轨道车辆的设计中,减轻重量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因为轨道车辆的重量直接影响到能耗和运行效率。过大的重量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可能导致运行速度受限,影响整体运输效率。
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梁组成(100)、枕梁组成(200)、车钩安装座(300)以及缓冲梁组成(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牵引梁(110)的前端和后端厚度不同时,所述牵引梁(110)为非等截面小鱼腹形结构;当所述牵引梁(110)的前端和后端厚度相同时,所述牵引梁(110)为等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110)、所述枕梁组成(200)和/或所述缓冲梁组成(400)采用板材焊接而成的箱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梁组成(100)、枕梁组成(200)、车钩安装座(300)以及缓冲梁组成(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牵引梁(110)的前端和后端厚度不同时,所述牵引梁(110)为非等截面小鱼腹形结构;当所述牵引梁(110)的前端和后端厚度相同时,所述牵引梁(110)为等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110)、所述枕梁组成(200)和/或所述缓冲梁组成(400)采用板材焊接而成的箱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110)包括牵引梁上盖板(111)、牵引梁下盖板(112)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牵引梁上盖板(111)和所述牵引梁下盖板(112)两侧的两个牵引梁腹板(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组成(200)还包括用于支撑空簧进气座的空簧座组件(230),所述空簧座组件(230)包括多个第一补强筋板(231)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底架牵枕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苏强,王鹤淇,张杰,刘洋,周镇源,金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