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及换热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116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及换热器的制备方法,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通道片:在第一基材片的原子扩散结合部内冲压形成进口、出口,并在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区域冲压形成若干微结构构成换热区,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区沿O‑Y方向的两侧;形成垫片:将第二基材片上与所述换热区、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对应的部分去除,形成镂空区;留下围在所述镂空区周围的边框、自所述边框向所述镂空区内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跨过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对应的区域,延伸至与所述换热区对应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垫片上形成支撑结构,能够与相邻的通道片形成有效的结合支撑点;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的结合强度和耐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具体涉及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及换热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两种流体通道片交替堆叠形成的换热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作流体通道、第二工作流体通道,更有利于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2、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通常在流体通道片上设置微结构,将工作流体通道分割为若干流体通道,称为微通道换热器。但是微结构与相邻的微结构通道片可能存在无效结合或结合力差的隐患,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分离。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及换热器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形成通道片:在第一基材片的原子扩散结合部内冲压形成进口、出口,并在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区域冲压形成若干微结构构成换热区,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区沿o-y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边框连接的桥接部、位于所述桥接部远离所述边框的一侧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位于镂空区内与所述换热区对应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沿O-Y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在O-Y方向的长度,所述桥接部的长度≤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在O-Y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O-X方向上,所述搭接部上最宽处的宽度为所述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边框连接的桥接部、位于所述桥接部远离所述边框的一侧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位于镂空区内与所述换热区对应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沿o-y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在o-y方向的长度,所述桥接部的长度≤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在o-y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o-x方向上,所述搭接部上最宽处的宽度为所述微结构的宽度的1~2.5倍,且所述搭接部远离所述桥接部的一侧设有引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基材片沿o-x方向的两侧,流体通道片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换热区沿o-y方向的两侧分别冲压形成两个通孔,一个通孔与所述进口沿o-x方向排布,另一个通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凱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炽昇热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