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能源芯片与紧凑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39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能源芯片和紧凑型热交换器,微能源芯片具有热交换区、分别位于热交换区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出入口,至少一个出入口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0大于热交换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1。紧凑型热交换器包括两个端板、叠层设置于两个端板之间的如上的微能源芯片,相邻的两个微能源芯片交叉层叠;微能源芯片具有第一通流孔和第二通流孔,出入口包括出口和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换热流体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设置缓流空间,使换热流体在缓流空间内进行混合、缓冲,使换热流体更均匀地进入或流出热交换通道内,改善流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特别是一种微能源芯片与紧凑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热交换器,又称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紧凑型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紧凑型热交换器是通过将设置有微结构的微能源芯片按照预设的角度旋转交替堆叠形成,相邻的微能源芯片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区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若干层叠的微能源芯片形成的两组换热通道可分为流体入口区域,热交换区域以及流体出口区域。在热交换过程中,流体经过配管进入热交换器,在流体入口区域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让流体进行扩散,那么流入换热通道的流体会产生非均匀分布,有损于热交换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能源芯片与紧凑型热交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能源芯片,具有热交换区、分别位于热交换区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出入口,至少一个所述出入口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0大于所述热交换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1。>

3、作为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能源芯片,具有热交换区(14)、分别位于热交换区(14)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出入口(12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出入口(12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0大于所述热交换区(1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120)包括相互连通的中间部(15)、位于所述中间部(15)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边缘部(16),所述中间部(15)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O1与所述热交换区(14)的长度L1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16)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2自靠近所述出入口(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能源芯片,具有热交换区(14)、分别位于热交换区(14)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出入口(12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出入口(12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0大于所述热交换区(1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120)包括相互连通的中间部(15)、位于所述中间部(15)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边缘部(16),所述中间部(15)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lo1与所述热交换区(14)的长度l1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16)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2自靠近所述出入口(120)的中心一侧向所述出入口(120)的边缘一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15)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边缘部(16),两个所述边缘部(16)关于中间部(15)沿第一方向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16)的侧壁为曲面或折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16)与所述热交换区(14)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1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长度lo2与所述中间部(15)的长度lo1的比值为0.8~1.5: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120)的长度lo与所述中间部(15)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3的比值为3~5: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能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能源芯片还具有第一通流孔(12)和第二通流孔(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浩叶俊刘东伟刘蓬王凱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炽昇热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