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9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工业供热设备领域。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包括:金属管、泡沫铜层与多个三维翅片。泡沫铜层设置在所述金属管外周,包括多个微米级的孔。三维翅片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管的外周且延伸穿过所述毛细芯层,所述三维翅片为锥形结构,其尖端远离所述金属管,且所述三维翅片的厚度为毫米级水平。通过三维翅片与泡沫铜层表面的毛细芯层形成跨尺度强化的异构条纹表面结构,可结合毫米级的三维翅片与微米级的毛细芯层形成的液膜通道,强化运输优势与结构相互制约的调控,实现对高温工况100℃以上的高温冷凝器中,超低表面张力制冷剂管外膜状冷凝的协同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供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


技术介绍

1、在高温条件下,工质的热力学物性随温度升高而衰减,造成热泵系统的性能cop随温度升高而变差。经过试验可知,随着冷凝温度的提升,冷凝器的最小换热温差增大,具体体现为在60℃出水温度下最小换热温差为2.2℃,而在100℃出水温度下升至4.3℃,揭示了高温状态下换热效率的下降。优选分析表明,制冷剂的汽化潜热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导致相同制热量下的冷凝量增大;此外,饱和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大幅下降,热阻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综上,高温冷凝存在冷凝量大、液膜热阻大、翅片强化效果弱的问题,因此依据高温工况制冷剂物性衰减规律开发相应高温冷凝强化结构是提升高温热泵系统制热量和性能的关键。

2、现有技术中,常规翅片冷凝管强化效果有限,如专利cn102679790b所示,通过在传热管外表面设计有规律变化的螺旋状翅片以改善冷凝液在翅片间的流动和热交换效率,但这些设计依然难以满足高温下冷凝器的换热需求。高温换热恶化问题需先从制冷剂物性的变化规律入手,汽化潜热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厚度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翅片沿所述金属管的轴向间隔距离与所述三维翅片沿所述金属管的径向间隔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翅片的外表面设置为光滑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厚度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翅片沿所述金属管的轴向间隔距离与所述三维翅片沿所述金属管的径向间隔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翅片的外表面设置为光滑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条纹高温冷凝强化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佳彤吕昊天季凡胡斌王如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