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机卷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24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绕机卷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于两对称的送料机构间设一卷绕轮,相对于送料机构其一下方设一导引机构及裁切机构,其导引机构的第一伸缩组件气压缸启动,使其导引组件前端枢接的导轮向前作动,再使第二伸缩组件伸缩则导轮可略垂直移动,使导轮恰可移置于卷料轮轴与卷绕轮间并与材料相抵触,使得两材料同时受导轮的平均压力而相互叠合并汇整,而当材料即将卷绕进入至卷绕轮的同时,裁切机构的移动裁刀移入导引件的导引孔,至刀座的导引槽,用以将分别置放于导引件、刀座一侧的材料切断,并进行持续性卷绕,以导引机构与裁切机构,使得两材料同时受导轮一平均压力而相互叠合,使叠合的材料平稳、整齐地传输至卷绕轮中,有效提升生产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巻绕机,特别涉及一种巻绕机巻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凭借导引装置的导轮向前作动及第二伸縮组件伸出,使导轮移置于巻料轮轴与巻绕轮间并 与材料相抵触的巻绕机。进而巻绕材料系平稳、整齐地巻绕于巻绕轮,而能有效防止材料的 皱褶产生,因而可有效提升生产质量。
技术介绍
金属化膜电容器于组成加工的过程中,必需使用金属化膜带材料来构成;故在金 属化膜电容器的制作过程中,必需使用金属化膜带巻绕机来处理该金属化膜带材料,以使 该金属化膜带材料可供金属化膜电容组成使用。 然而,在公知金属化膜带巻绕机所使用的金属化膜带,其原材料先经分条裁剪再 圈绕成金属膜材料时,其成巻的金属化膜带宽度会相较于单一金属膜的宽度来得大,而这 是因原料在经分条裁剪圈绕时,分条裁剪机心轴的同心度有些微公差,经连续分条裁剪圈 绕后将会无可避免的累积,而造成金属化膜巻绕堆栈不齐,而使成巻的宽度相较于单一金 属化膜的宽度大,此种因分条裁剪巻绕不其所造成的宽度变大,将会使金属化膜再巻绕机 上巻绕时,金属化膜会再滚轮上做一小范围的上、下偏摆,此种偏摆量虽不是很大,但由于 电容器的电容量是由两个材料巻的金属化膜经由不同方向绕来汇整而成,因此在金属化膜 带的宽度小于七毫米以下时,此微小偏摆公差量的相加成,将足以影响小型电容器的电容 量甚巨,因此金属化膜巻因宽度无法整齐均一,在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品,严 重影响到生产质量,为其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于是针对上述缺失深入研究改良,而提供一种巻绕机巻绕导 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目的在于使导轮移置于巻料轮轴与巻绕轮间并与材料相抵触的巻绕 机。进而巻绕材料系平稳、整齐地巻绕于巻绕轮,而能有效防止材料的铍褶产生,因而可有 效提升生产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巻绕机巻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于两送料机构间设一巻绕轮,其一送料机构下方则设一巻绕导引装置,该巻绕导引装置包括 —导引机构,用以移动该两送料机构所输送的两巻绕材料,并使该巻绕材料绕经该巻绕轮下方,而自该送料机构的一所输送的巻绕材料与巻绕轮间巻入于巻绕轮上; —裁切机构,设置于导引机构下方,用以裁剪巻绕材料,使巻绕材料巻绕于该巻绕轮上; 以此,导引机构的导引使两叠合的巻绕材料平稳、整齐地传输至巻绕轮中,而能有 效提升生产质量。 其中,该导引机构,包括一导引组件、枢接机构及第一伸縮组件;该导引组件一端 枢接于枢接机构,而该枢接机构再连接于该第一伸縮组件;该枢接机构具有一枢接座,该枢接座上则固设一第二伸縮组件,该导引组件则分别与该第二伸縮组件、枢接座枢接;该导引 组件呈L型。其中,该导引组件另一端枢接有至少一导轮。 其中,该第一伸縮组件和第二伸縮组件为气压缸。 其中,该裁切机构,包括一刀座、导引件及移动裁刀,该移动裁刀移动并穿入导引 件和刀座用以将巻绕材料裁断。其中,该导引件上设有导引孔以供移动裁刀移动。 其中,该刀座上设有导引槽以供移动裁刀移动并穿入刀座。 其中,该裁切机构,更包括一随该裁切移动的压件,用以固定巻绕材料以便于裁 断。 本技术于实施时,于两对称的送料机构间设一巻绕轮,相对于送料机构其一 下方设一导引机构及裁切机构,其导引机构的第一伸縮组件启动,使其导引组件前端枢接 的导轮向前作动,再使第二伸縮组件伸縮则导轮可略垂直移动,使导轮恰可移置于巻料轮 轴与巻绕轮间并与材料相抵触,使得两材料同时受导轮的平均压力而相互叠合并汇整,而 当材料即将巻绕进入至巻绕轮的同时,其裁切机构的移动裁刀移入导引件的导引孔,及至 刀座的导引槽,用以将分别置放于导引件、刀座一侧的材料切断,并进行持续性巻绕。 借此,以导引机构与裁切机构,使得两材料同时受导轮一平均压力而相互叠合,使 叠合的材料平稳、整齐地传输至巻绕轮中,而能有效提升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 图2为本技术送料机构推动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巻绕轮轴移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巻绕导引装置推动的示意图的一 ; 图5为本技术巻绕导引装置推动的示意图的二。 附图标记说明l-送料机构;ll、12-进料导轮;13-巻料轮轴;14_压力侦测机 构;141-顶轮臂;142-气压缸;15-移动平台;151-轨道底架;152-气压缸;153-活动块; 154-枢轴;2_巻绕轮;3_微调机构;31-螺杆;32_驱动组件;4_导引机构;41_导引组件; 42-枢接机构;43-第一伸縮组件;411-导轮;421-枢接座;4211-第二伸縮组件;5-裁切机构;51-刀座;511-导引槽;52-导引件;521-导引孔;53-移动裁刀;54-压件;61、62-材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将可于阅读以下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后,而趋于明了。 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设的一种巻绕机巻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主 要包括 两对称的送料机构l,其分别具有至少两进料导轮11、12和一巻料轮轴13,及于边 上设置一压力侦测机构14 ;实施时,该送料机构1可整组配置设于一移动平台15上,该移 动平台15下方设有一轨道底架151,移动平台15边上设有一气压缸152以推动该移动平台 15,且该移动平台15上进一步设有一活动块153,其上端设有一枢轴154,以使活动块153可局部旋摆连设于移动平台15的边缘,而活动块153下方供架设巻料轮轴13。 又该压力侦测机构14,其进一步包括一顶轮臂141突设于活动块153的内侧边上,一气压142设于移动平台15上,用以推动该顶轮臂141,以带动该活动块153以一角度旋摆。 —巻绕轮2,相对于送料机构1而设,当送料机构1动作时,其气压缸152会推动 移动平台15,使其上的巻料轮轴13抵靠于巻绕轮2,让进料能汇集受压成形巻绕于巻绕轮 2上,以制作出一成品。 —微调机构3,对应于压力侦测机构14而设,其具有一螺杆31,设置于轨道底架 151后方,并与轨道底架151相连接,于螺杆31的另一端连接一驱动组件32以带动该螺杆 31 ;作动时,使轨道底架151可横移,相对改变巻料轮轴13及巻绕轮2的间距。 —导引机构4,对应于送料机构1而设,并设置于其一送料机构1下方;而该导引 机构4包括一导引组件41、枢接机构42及第一伸縮组件43,其导引组件41 一端枢接于枢 接机构42,而枢接机构42再连接于第一伸縮组件43 ;于枢接机构42具有一枢接座421,而 枢接座421上则固设一第二伸縮组件4211,且导引组件41概呈L型其一端分别与该第二伸 縮组件4211、枢接座421枢接,而另一端枢接有至少一导轮411,其第一伸縮组件43、第二伸 縮组件4211为气压缸。 —裁切机构5,其设置于导引机构4下方,其包括一刀座51、导引件52及移动裁刀 53,而刀座51上设有导引槽511,于导引件52上亦设有导引孔521,使移动裁刀53于移动 时可穿入导引件52的导引孔521及刀座51的导引槽511。而裁切机构51的移动裁刀53 两侧则可设一压件54,而压件54随该移动裁刀53移动。 其次,请再参阅图2 5所示,于重新开始巻绕时,材料61、62分别架在两组进料 导轮11、 12上整料导进,另一端则汇集于巻料轮轴13上并绕经巻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机卷绕导引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两送料机构间设一卷绕轮,其一送料机构下方则设一卷绕导引装置,该卷绕导引装置包括:一导引机构,用以移动该两送料机构所输送的两卷绕材料,并使该卷绕材料绕经该卷绕轮下方,而自该送料机构的一所输送的卷绕材料与卷绕轮间卷入于卷绕轮上;一裁切机构,设置于导引机构下方,用以裁剪卷绕材料,使卷绕材料卷绕于该卷绕轮上;导引机构的导引使两叠合的卷绕材料传输至卷绕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朝盟
申请(专利权)人:友煜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