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雾成膜,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药用片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药片薄膜质量控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制膜手段制作出的药用薄膜都达不到可用于检测薄膜包衣粉在成膜后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要求;
2、现有的制膜方法有:涂布法、溶液流延法等;涂布法:将糊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或聚合物熔液涂布于纸、布、塑料薄膜上制得复膜的方法;溶液流延法:将含有聚合物和溶剂的流延涂料从流延模流延到载体上以形成流延膜,如上方法所这两种方法是其他领域的制膜方式,针对的是糊状物,存在制膜厚度、均匀性不可控;而药用辅料(包衣粉)的浆液为非糊状的混悬物,比较稀释,一般的固液比例<10%,因此述两种制膜方式不适用于药用辅料的制膜要求;
3、cn218111447u公开了一种喷雾成膜装置,本喷雾腔室内部还设有距离感应装置,距离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传感与成膜底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在使用前检测传感与下方成膜底板之间的距离,并在薄膜成型后再次检测传感与下方成型薄膜之间的距离就可得知薄膜的厚度值,能第一时间检测薄膜的厚度,工作人员极时知晓喷膜是否符合生产标准,进而保证所制得的薄膜的质量。但是该喷雾成膜装置对喷好后的喷膜再测量,或多或少存在膜厚度不达要求的情况,致使该膜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喷膜,浪费人力、时间和成本;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喷膜厚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是一种自动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包括喷膜腔系统和设置在喷膜腔系统一侧的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喷膜腔系统包括外壳、架体、置于架体内的可多方位移动的喷雾组件、设置在架体内的监测组件和设于架体底部的着膜底盘,所述喷雾组件上设有可三维立体移动的对着膜底盘进行喷雾成膜的雾化喷头,所述喷雾组件和监测组件与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监测组件与喷雾组件间隔动作,所述监测组件周期多点监测喷膜厚度反馈至控制系统进行判断、并控制喷雾组件和监测组件是否动作。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组件设置在着膜底盘一侧,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摆臂、设置在摆臂一端的距离感应器、设置在摆臂另一端驱动摆臂转动的驱动电机和固定驱动电机和摆臂的固定底座,所述距离感应器悬设在着膜底盘上方检测距离感应器与着膜底盘之间的距离。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臂上设有滑轨结构,所述距离感应器在摆臂上沿滑轨结构可控滑移。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对应于摆臂最大摆动位置处还设有槽型传感器。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组件一侧的外壳上还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的相对外壳一侧还设有排风结构。
8、进一步改进在于:着膜底盘上层设置有着膜板和设置在着膜板一侧的喷雾收集盘,下层设有喷膜加热底座,所述喷膜加热底座内设温度传感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外壳体、设置在控制外壳体内的控制主板和嵌设在控制外壳体前侧的与控制主板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屏装置,所述控制屏装置设有控制屏面板、屏幕主板、按钮开关及usb接口。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外壳体底部还设有进样喷雾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将搅拌好的料液输送至喷雾组件的雾化喷头对着膜底盘喷雾成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在喷膜腔系统中设置多方位移动喷雾组件对着膜底盘进行喷膜,并在着膜底盘上方悬设可移动多点检测着膜底盘到监测点距离的监测组件,对喷膜一遍或数遍过程成膜厚度进行间隔多点周期性检测,并对喷雾组件和监测组件进行反控;实现了喷膜过程中对成膜厚度的过程检测,有效避免了在完成喷膜后,再去检测摸厚度,存在的膜厚度不达要求而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喷膜而造成的浪费人力、时间和成本;有效实现对喷膜过程中膜厚度的监测及判断是否达到预想的膜厚度,从而进一步控制是否继续进行喷膜或停止喷膜,有效提高成膜的成功率;
13、2、通过在着膜底盘一侧设置具有摆臂的监测组件,并在摆臂远端设置沿摆臂可控滑移的距离感应器来检测其与膜底盘及喷膜上的多点间的距离反馈至控制系统,从而进行多位置多点喷膜厚度检测,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更可靠,并对喷膜进行有效反控提供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包括喷膜腔系统(1)和设置在喷膜腔系统(1)一侧的控制系统(2)组成,所述喷膜腔系统(1)包括外壳(11)、架体(12)、置于架体(12)内的可多方位移动的喷雾组件(13)、设置在架体(12)内的监测组件(14)和设于架体(12)底部的着膜底盘(17),所述喷雾组件(13)上设有可三维立体移动的对着膜底盘(17)进行喷雾成膜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13)和监测组件(14)与控制系统(2)电信号连接,所述监测组件(14)与喷雾组件(13)间隔动作,所述监测组件(14)周期多点监测喷膜厚度反馈至控制系统(2)进行判断、并控制喷雾组件(13)和监测组件(14)是否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14)设置在着膜底盘(17)一侧,所述监测组件(14)包括摆臂(141)、设置在摆臂(141)一端的距离感应器(142)、设置在摆臂(141)另一端驱动摆臂(141)转动的驱动电机(143)和固定驱动电机(143)和摆臂(141)的固定底座(144),所述距离感应器(142)悬设在着膜底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1)上设有滑轨结构,所述距离感应器(142)在摆臂(141)上沿滑轨结构可控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44)上对应于摆臂(141)最大摆动位置处还设有槽型传感器(1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14)一侧的外壳(11)上还设有热风组件(15),所述热风组件(15)的相对外壳(11)一侧还设有排风结构(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着膜底盘(17)上层设置有着膜板(171)和设置在着膜板(171)一侧的喷雾收集盘(172),下层设有喷膜加热底座(173),所述喷膜加热底座(173)内设温度传感器(17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控制外壳体(21)、设置在控制外壳体(21)内的控制主板和嵌设在控制外壳体(21)前侧的与控制主板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屏装置(22),所述控制屏装置(22)设有控制屏面板、屏幕主板、按钮开关及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外壳体(21)底部还设有进样喷雾的搅拌组件(23),所述搅拌组件(23)将搅拌好的料液输送至喷雾组件(13)的雾化喷头对着膜底盘(17)喷雾成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包括喷膜腔系统(1)和设置在喷膜腔系统(1)一侧的控制系统(2)组成,所述喷膜腔系统(1)包括外壳(11)、架体(12)、置于架体(12)内的可多方位移动的喷雾组件(13)、设置在架体(12)内的监测组件(14)和设于架体(12)底部的着膜底盘(17),所述喷雾组件(13)上设有可三维立体移动的对着膜底盘(17)进行喷雾成膜的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13)和监测组件(14)与控制系统(2)电信号连接,所述监测组件(14)与喷雾组件(13)间隔动作,所述监测组件(14)周期多点监测喷膜厚度反馈至控制系统(2)进行判断、并控制喷雾组件(13)和监测组件(14)是否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14)设置在着膜底盘(17)一侧,所述监测组件(14)包括摆臂(141)、设置在摆臂(141)一端的距离感应器(142)、设置在摆臂(141)另一端驱动摆臂(141)转动的驱动电机(143)和固定驱动电机(143)和摆臂(141)的固定底座(144),所述距离感应器(142)悬设在着膜底盘(17)上方检测距离感应器(142)与着膜底盘(17)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喷雾成膜测厚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41)上设有滑轨结构,所述距离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锋伟,吴勇,廖信明,
申请(专利权)人: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