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15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该热风炉由加热炉、空气-水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进风口、匀风板、保温板、烟囱、送风口、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支架构成。空气-水换热器置于加热炉的上方,其下部与加热炉的燃烧室相连,其左侧与进风口相连,右侧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一侧相连;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右侧与送风口相连;匀风板置于进风口的后部。烟囱置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上方,能增加吸附器内太阳能热流密度,强化吸附器传热。该热风炉能有效回收烟气余热,减少加热室的面积,具有节能、节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烟调制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密集型烤房、可有效回收烟气余热的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
技术介绍
烘烤是决定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的关键因素。先进的烟叶烘烤设备是准确实现科学 的烘烤工艺、提高烟叶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基础。与传统烤房相比,密集型烤 房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为普通烤房装烟密度的2-3倍),使用送风风机进行强制通风,热 风循环,温湿度可控性强。密集型烤房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已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向全国各地 烟区推荐。供热系统是密集烤房的核心,供热系统直接影响到烤房的升温速度及烤房能耗, 对烤房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因此,与密集型烤房相匹配的、高效节能的热风 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密集型烤房在我国的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密集型烤房的供热系统通常采 用安装于供热室的燃煤卧式或立式加热炉。加热炉的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流经燃烧 室上方的火管,用于加热来自烤房的空气。被来自烤房的空气冷却后的烟气再经烟囱排放 到大气中。受供热系统火管换热性能的限制,通常排放的烟气温度高达150 30(TC,造成 大量烟气余热损失。另一方面,加热炉置于加热室内,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并且不能 应用于可移动式密集烤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回 收利用密集型烤房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减少密集型烤房加热室的面积,并使热风炉可适用 于移动式密集型烤房,以有效节能能源与土地资源。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从能量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采用一 种水蓄热及烟气余热回收二级换热方式,设计空气_水换热器及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形 成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该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由加热 炉、空气-水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进风口、匀风板、送风口、烟囱、保温板、烟气余 热回收换热器支架等构成。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空气-水换热器由泄水阀、泄水管、排气管、补水箱、补水 阀、补水管、空气-水换热翅片管、烟气-水换热管、蓄热水箱等主要部件构成。烟气-水换 热管置于蓄热水箱中,一方面通过烟气辅助加热水,另一方面作为烟气进入烟气余热回收 换热器的通道。空气-水换热翅片管连接蓄热水箱的两侧,通过管内的热水加热来自烤房 的空气。泄水管与蓄热水箱的最底部相连,泄水阀安装于泄水管上。泄水管、排气管与蓄热 水箱的最顶部相连。补水管一端与蓄热水箱的下部相连,另一端与补水箱相连,补水阀安装 于泄水管上。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由烟囱、送风口、下集烟箱、上集烟箱、 换热器壳体、空气_烟气换热翅片管等主要部件构成。从空气_水换热器出来的空气从空 气-烟气换热翅片管外流过,被烟气进一步加热,以有效回收烟气的余热。烟闺的下端与上 集烟箱的上部相连,上端通向大气;空气-烟气换热翅片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集烟箱和下 集烟箱相连。送风口安装于换热器壳体的中部。 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热风炉可有效回收密集型烤房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减少加热室的面 积,还可应用于移动式密集型烤房,节能、节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密集 型烤房。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_水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图1中各标号依次表示加热炉1、空气-水换热器2、泄水阀4、泄水管5、排气管 6、补水箱7、补水阀8、补水管9。 图2中各标号依次表示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进风口 10、匀风板11、保温板12、 烟囱13、送风口 14、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支架15。 图3中各标号依次表示泄水阀4、泄水管5、补水箱8、补水管9烟气-水换热管 17、蓄热水箱18。 图4中各标号依次表示排气管6、空气-水换热翅片管16。 图5中各标号依次表示烟囱13、送风口 14、下集烟箱19、上集烟箱20、换热器壳 体21。 图6中标号22为空气-烟气换热翅片管22。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见图l与图2,本专利技术由加热炉1、空气-水 换热器2、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进风口 10、匀风板11、保温板12、烟囱13、送风口 14、烟气 余热回收换热器支架15等构成。空气-水换热器2置于加热炉1的上方,其下部与加热炉 1的燃烧室相连,其左侧与进风口 10相连,右侧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的一侧相连。烟气 余热回收换热器3的右侧与送风口 IO相连。匀风板ll置于进风口 IO的后部。烟囱13置 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的上方。 见图3与图4,空气-水换热器2由泄水阀4、泄水管5、排气管6、补水箱7、补水 阀8、补水管9、空气-水换热翅片管16、烟气-水换热管管17、蓄热水箱18等主要部件构 成。蓄热水箱18中的水主要通过加热炉1的燃烧室加热。烟气-水换热管17置于蓄热水 箱18中,一方面通过烟气辅助加热水,另一方面作为烟气进入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的通 道。空气-水换热翅片管16连接蓄热水箱18的两侧,通过空气-水换热翅片管16管内的热水加热来自烤房的空气。补水箱7通过补水阀8及补水管9与蓄热水箱16相连。泄水 阀4安装与泄水管5上,泄水管5与蓄热水箱18的底部相连。 见图5与图6,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3由烟囱13、送风口 14、下集烟箱19、上集烟 箱20、换热器壳体21、空气-烟气换热翅片管22等主要部件构成。空气-烟气换热翅片管 22连接下集烟箱19与上集烟箱20。来自烟气-水换热管17的烟气进入下集烟箱19,从管 内流经空气_烟气换热翅片管22进入上集烟箱20。从空气-水换热器2出来的空气从空 气-烟气换热翅片管22的管外流过,被烟气进一步加热,以有效回收烟气的余热。烟囱13 与上集烟箱20相连。余热被有效回收后的烟气经烟闺13排放至外界大气中。权利要求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其特征是热风炉由加热炉、空气-水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进风口、匀风板、保温板、烟囱、送风口、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支架构成;空气-水换热器置于加热炉的上方,其下部与加热炉的燃烧室相连,其左侧与进风口相连,右侧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一侧相连;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右侧与送风口相连;匀风板置于进风口的后部,烟囱置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上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其特征 是空气_水换热器由泄水阀、泄水管、排气管、补水箱、补水阀、补水管、空气_水换热翅片 管、烟气-水换热管管、蓄热水箱构成;烟气-水换热管置于蓄热水箱中,空气-水换热翅片 管连接蓄热水箱的两侧;泄水管与蓄热水箱的最底部相连,泄水阀安装于泄水管上;泄水 管、排气管与蓄热水箱的最顶部相连;补水管一端与蓄热水箱的下部相连,另一端与补水箱 相连,补水阀安装于泄水管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其特征 是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由烟闺、送风口、下集烟箱、上集烟箱、换热器壳体、空气-烟气换 热翅片管构成;烟闺的下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集型烤房烟气余热回收型水蓄热式高效热风炉,其特征是:热风炉由加热炉、空气-水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进风口、匀风板、保温板、烟囱、送风口、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支架构成;空气-水换热器置于加热炉的上方,其下部与加热炉的燃烧室相连,其左侧与进风口相连,右侧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一侧相连;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右侧与送风口相连;匀风板置于进风口的后部,烟囱置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龙王伟王永乔陈晓窦志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