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去除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8266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是称取0.3~0.4g粒径为30~180nm的纳米Ti粉,加入到30~40ml浓度为10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将混合后的溶液置于超声发生器中,在常温下超声0.5~2h,取出;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放入110~160℃烘箱保温20~30h;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进行用漏斗进行过滤,将滤料在60~80℃温度下在干燥箱中干燥2~3h,即得到去除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对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去除能力强、除净度高、高效的特点,并具有相当大的饱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表明,全球人类得病原因中水质不良占80%。美国 78个城市统计资料表明,传染病致病原因中水质问题约占95%。可见水污染问题对人类 生存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中国环境公报(2000)年》指出"我国地表水污 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物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 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饮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我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表水 主要为河流,湖泊和水库。许多地方的地标饮用水水源长期为III-IV类水体,有时甚至 达不到IV类水体"。 近些年来,放射性污染非常严重。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后造成 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 爆炸降落到水体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开采、提炼和使用放射性物 质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附着在生物体 表面,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去除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称取0.3~0.4g粒径为30~180nm的纳米Ti粉,加入到30~40ml浓度为10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    2)将混合后的溶液置于超声发生器中,在常温下超声0.5~2h,取出;    3)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放入110~160℃烘箱保温20~30h;    4)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进行用漏斗进行过滤,将滤料在60~80℃温度下在干燥箱中干燥2~3h,即得到去除放射性元素的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炜丘比克马克西姆李爽牛晓巍陈海峰马玉刚周亮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