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536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为,由可电路性地自由装卸的插头(12)与插座(13)构成,具有分别以合成树脂成型且在内部具有接点的插头壳体(15)与插座壳体(18),且具有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15)与插座壳体(18)中一方的侧面上的被卡合部(17)、以及设置在另一方的侧面上且与所述被卡合部(17)卡合的卡止突起(19),在所述被卡合部(17)的周边,设有将在与所述被卡合部(17)卡合的状态下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卡止突起(19)的卡止部(19a)予以覆盖的覆盖部(20)。覆盖部(20)具备在卡止突起(19)卡合于被卡合部(17)的状态下,可看到卡止部(19a)的开口部(20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构造简单,容易连接,且不会意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的电力线或其它电线进行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的例如太阳能电池用的防水式中继连接器1如专利文献1、 2或图3、 图4所示,由插头2与插座3构成,分别连接着电力电缆4。插头2是在圆筒 状的插头壳体5内突出设置插头销6,并连接于电缆4的电线。在插头壳体5 的侧面,在互相对称的位置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被卡合部7。插座3设有插座壳体8,插座壳体8在内部具备有接点,插头2内的插头销 6插入而与该接点连接,接点连接于插座3侧的电缆4。在插座壳体8的侧面, 一体地形成有配置在对称的位置、沿着侧面朝前端方向延伸的卡止突起9。卡 止突起9插入被卡合部7,卡止突起9的前端部的卡止部9a卡合于被卡合部7 的开口部侧缘,从而不容易脱落。而在插座壳体8的基端部,安装有O型环等 的密封构件IO,以水密状态嵌合于插头壳体,让接点所处的内部成为防水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57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9326号公报采用上述
技术介绍
时,即使在如图4所示的插头2与插座3嵌合的状态下, 有时会对插座壳体8的卡止突起9的前端部的卡止部9a施加某种外力而使卡 合松脱,或因用手夹住卡止部9a而容易使卡合松脱,致使电缆4的连接意外 断开。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 2所揭示的连接器也有同样的问题。尤其对连接 的机器而言,不希望连接器1的连接在电缆4通电时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目的要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构造简单, 也容易连接,且不会意外脱落。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由可电路性地自由装卸的插头与插座构成,具有分别以合 成树脂成型且在内部具有接点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且具有设置在上述插 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中一方的侧面上的被卡合部、以及设置在另一方侧面上且与 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突起。在上述被卡合部的周边,设有将在与上述被卡 合部卡合的状态下露出于外部的上述卡止突起的卡止部予以覆盖的覆盖部。在上述覆盖部上具有在上述卡止突起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可看 到上述卡止部的开口部。上述插头与插座连接太阳能电池用的电力电缆,在连接状态下接点形成为 防水构造。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在将插头与插座结合的状态下不容易脱离,电路方面很 安全。当要解除卡合状态时,通过使用夹具等就能够解除,在维修方面很方便。 并且能从开口部目视卡止部,所以容易确认卡合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己知的连接器的连结解除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已知的连接器的连结状态的主视图。符号说明1113 15 17a19 :20 :连接器 插座插头壳体 :开口部侧缘 卡止突起12 : 1417 :18 : 19a插头 电缆被卡合部 插座壳体 :卡止部20a :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l、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 方式,该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1是用合成树脂成型为一定形状、例如与太阳能 电池用的电力电缆连接的防水式中继连接器。该连接器11由插头12与插座13 所构成,分别连接着电力电缆14。插头12在圆筒状的插头壳体15内突出设置与上述已知技术同样的未图示 的插头销,且连接于电缆14的电线。并且,在插头壳体15的侧面,设有与插 头壳体15 —体成型且在对称位置沿轴向贯穿的筒状的被卡合部17。插座13设有插座壳体18,插座壳体18供插头12的未图示的插头销插入, 且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接点,内部的接点连接于插头13侧的电缆14。在插座壳体18的侧面, 一体地形成有配置在对称位置、沿着侧面朝前端方 向延伸的卡止突起19。而且如图所示,卡止突起19被插入被卡合部17,卡止 突起19的前端部的卡止部19a与被卡合部17的开口部侧缘17a卡合,从而在 拉伸方向不容易脱离。而在插座壳体18的基端部安装着在与插头壳体15嵌合的状态下与插头壳体15的内面紧密接合的O型环等密封构件,且以水密状态 与插头壳体15嵌合,让接点所处的内部成为防水状态。在插头壳体15的被卡合部17的开口部周边形成在卡止突起19的卡止部19a 嵌合后的状态下将卡止部19a覆盖的覆盖部20。覆盖部20将卡止部19a的外 侧方予以覆盖,在其两侧形成有开口部20a而让卡止部19a露出。在插头12与插座13的各电缆14的连结部分嵌合着外壳构件22,保护着侧 面。外壳构件22的侧面的开口部内缘22a与在插头12和插座13的侧面形成 的卡止爪23卡合固定。要将该连接器11的插头12与插座13的连结解除时,使用未图示的夹具, 将夹具前端部从覆盖部20的开口部20a插入,将卡止部19a按压成互相接近, 且将卡止部19a与被卡合部17的开口部侧缘17a的卡合予以解除。并且通过 将插头12与插座13互相拉开来解除卡合。采用该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1,在插座13的卡止突起19卡合于插头12的被 卡合部17的状态下,卡止突起19的卡止部19a被覆盖部20所覆盖,不易接 触到外部的构件,力量不会作用于卡止突起19a。并且,在覆盖部20形成有开 口部20a,要解除卡合时,使用夹具就能容易地解除,当要解除连接来维修时 很方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适用于适当用途的插头与插 座的连结。被卡合部与卡止突起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设置在插头壳体 与插座壳体上,只要是在一方的侧面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另一方的侧面上设置 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突起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为,由可电路性地自由装卸的插头与插座构成,具有分别以合成树脂成型且在内部具有接点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且具有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中一方的侧面上的被卡合部、以及设置在另一方的侧面上且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突起,在所述被卡合部的周边,设有将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卡止突起的卡止部予以覆盖的覆盖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为,在所述覆盖部上具有在所述卡 止突起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可看到所述卡止部的开口部。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插头与插座连接太阳 能电池用的电力电缆,在连接状态下接点形成为防水构造。全文摘要一种连接器,其特征为,由可电路性地自由装卸的插头(12)与插座(13)构成,具有分别以合成树脂成型且在内部具有接点的插头壳体(15)与插座壳体(18),且具有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15)与插座壳体(18)中一方的侧面上的被卡合部(17)、以及设置在另一方的侧面上且与所述被卡合部(17)卡合的卡止突起(19),在所述被卡合部(17)的周边,设有将在与所述被卡合部(17)卡合的状态下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卡止突起(19)的卡止部(19a)予以覆盖的覆盖部(20)。覆盖部(20)具备在卡止突起(19)卡合于被卡合部(17)的状态下,可看到卡止部(19a)的开口部(20a)。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构造简单,容易连接,且不会意外脱落。文档编号H01R13/627GK101640340SQ200810144370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荒井厚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为,由可电路性地自由装卸的插头与插座构成,具有分别以合成树脂成型且在内部具有接点的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且具有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中一方的侧面上的被卡合部、以及设置在另一方的侧面上且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止突起,在所述被卡合部的周边,设有将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卡止突起的卡止部予以覆盖的覆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厚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