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黄褐斑疾病药物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52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黄褐斑疾病药物的用途,该药物制剂是由赶黄草835g和丹参300g制得的稠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制剂的医药用途,属于食品和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以赶黄草和丹参为原料的药物制剂用于制备抗黄褐斑药的用途。
技术介绍
黄褐斑(Chloasma, Melasma)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目前以中医药对症治疗为主。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中医分型有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调理气血;肝脾不和型,治宜调理肝脾,化痰祛瘀;肾气不足型,治宜补肾调经,养血活血;瘀血不畅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疏肝。 目前已获批准用于黄褐斑的药品有景天祛斑胶囊、调经祛斑胶囊、化瘀祛斑胶囊,气血和胶囊、疏肝颗粒等,其处方用药主要有红景天、当归、白芍、红花、黄芪、熟地等,但价格相对昂贵。 赶黄草为虎耳科植物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全草,丹参为唇形科植 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本专利技术采用赶黄草和丹参药用制剂 用于治疗黄褐斑,目前尚未见报道,且该药物组合物经试验证明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疏肝健 脾退黄、降低细胞黑素生成之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赶黄草和丹参的药物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黄褐斑疾病 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丹参300g,加90% (V/V)乙醇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丹参 药渣与赶黄草835g,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 1. 15 1. 18(60 65°C )的清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拌,静置,滤过,沉淀用 60% (V/V)乙醇洗涤三次,合并洗液与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縮成相对密度1. 30 1. 32的稠 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备用。 进一步将上述合并后的稠膏加适当的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蔗糖、微晶纤维 素、滑石粉、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包衣粉、乙醇、蜂蜜或矫味剂,制备为片剂、颗粒剂、胶囊 剂或丸剂等。 本专利技术通过赶黄草和丹参两种浸膏给予黄褐斑模型小鼠灌胃后,对小鼠全血粘稠 度及黑色素生成水平的影响试验发现,正常小鼠的全血粘度有一定降低作用,可以降低黑 色素的生成。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药效学试验 1.1摘要 上述浸膏以2. 83、5. 67g、ll. 34g生药/kg灌胃给予黄褐斑模型小鼠,每天给药1 次,连续给药30天,末次给药后小鼠眼眶取血测定全血粘度值,处死小鼠后取背部皮肤进 行皮肤黑色素细胞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本品能明显降低黄褐斑小鼠全血粘 度值,改善血液粘稠度,还能降低皮肤黑素的生成。 1.2试验目的 观察赶黄草、丹参提取物灌胃给予黄褐斑模型小鼠后对小鼠全血粘稠度及黑色素 生成水平的影响。 1.3试验材料 1.3. l受试药物 赶黄草、丹参提取物(浸膏)深棕色,质粘稠,5g生药/ml。由成都力思特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601。临用前将浸膏用蒸馏水配制成0.283g、0.567g、1. 134g生 药/ml的药液供试验用。 浸膏制备方法取丹参300g,加90%乙醇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 膏;药渣与赶黄草835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 为1. 15 1. 18(60 65°C )的清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拌,静置,滤过,沉淀 用60%乙醇洗涤三次,合并洗液与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縮成相对密度1. 30 1. 32的稠膏; 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备用。 维生素C片来源于四川福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513。 1. 3. 2实验动物 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士3g,由简阳市简城比尔动物养殖场提供。 1. 3. 3试剂 黄体酮注射液每支10mg/ml,批号090311,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考 马斯亮兰,批号20060731。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HMB45 (melanoma黑素瘤)即用型试剂盒MAB_0098、 SP超敏试剂盒Kit9710,福建迈新生物 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浓縮型DAB试剂盒ZLI-9032,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3. 4仪器 R-80A型全自动血液粘度仪(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01ympus-BX50型光学显微镜(日本01ym2pus),MI AS2000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四川大学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 3. 5方法 雌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按2ml/kg体重肌肉注射灭菌注射用水;其 余5组以黄体酮注射液于小鼠后腿肌肉注射,两腿交替,剂量为20mg/kg黄体酮(相当于 人临床等效剂量的8倍)。每周注射6d,连续30d。造模同时开始灌服治疗药物或蒸馏水0. 2ml/10g,每天1次,连续30d。赶黄草、丹参浸膏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 283g、0. 567g、1. 134g生药/ml(相当于临床用量5、10、20倍)的药液供试验用。维生素C剂量0. lg/kg(相 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0倍)。末次给药lh后,各组小鼠眼眶采血lml,盛于含有肝素(己干4燥)的加盖塑料管内,测定全血粘度值。 剥取小鼠背部皮肤一块,去毛,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腊包埋,连续5ym厚切 片,HE染色。黑色素标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_链霉菌素*生物素法。 一抗选用鼠抗人 单克隆抗体HMB45 (melano2ma黑素瘤),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用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 照。黑色素阳性目标计算机图象分析各组随机选取8只小鼠的皮肤,各制成1张病理切 片,每片观察5个互不重叠的视野,找到阳性目标后,MI AS2000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 目标图象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每张切片5个视野及每组8只动物黑色素阳性目标的平均面 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 1. 4结果 1. 4. 1对小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从表1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维生素C组小鼠不同切变率全血粘 度均比正常对照组小鼠有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组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全血 粘度值,说明赶黄草、丹参浸膏能够明显改善黄褐斑小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 表1赶黄草、丹参浸膏对小鼠全血粘度的影响(x士s)<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与模型组比较*P < 0. 05, **P < 0. 01 (下同) 1. 4. 2小鼠皮肤黑色素细胞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HE染色光镜下不能发现黑色素细胞。HMB45标记观察正常组毛囊、皮脂腺基底 细胞中可见少量黑色素细胞。模型组黑色素细胞成簇分布于毛囊、皮脂腺基底细胞中,表皮 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中亦有散在分布。4个用药组表皮基底层及毛囊基底细胞中仅散见黑 色素细胞。 1. 4. 3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从表2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黄褐斑疾病药物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绍渊张浩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