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38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包括支撑框架、窗体和防护板;窗体顶部设有透明部;支撑框架包括侧支撑杆、第一横撑杆、第二横撑杆和内撑板;两个内撑板分设于两个侧支撑杆内侧壁位置处,窗体置于两个侧支撑杆之间,窗体两侧边缘分设于两个内撑板上表面;内撑板置于防护板上方,防护板前侧边缘置于第二横撑杆上表面,防护板后侧边缘与第一横撑板侧壁连接,第一横撑杆和第二横撑杆分设于透明部前后两侧边缘的下方位置处。本技术通过透明部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仰视视野;整体式的窗体保证透明部位置处良好的防水性;透明部下方设置开设有条形孔的防护板,用于在窗体不足以承载破坏力时起到承力作用,提高驾驶室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


技术介绍

1、叉装车是一种起重搬运设备,常用于生产运输中的物料搬运。叉装车作业时,需要位于驾驶室内的驾驶人员具有良好的仰视视野,以便于及时观察物料的位置与状态,从而控制叉装车的机械臂做出进一步动作,保证物料搬运的安全性和效率。

2、传统叉装车的驾驶室为保证仰视视野,通常采用开设天窗或采用透明顶棚的方式,但天窗具有较差的防水性,无法在雨雪天气进行作业,并且仍有大量的视野死角;而透明顶棚的具有较弱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传统叉装车驾驶室无法兼顾优良的视野、防水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包括支撑框架、窗体和开设有条形孔的防护板;所述窗体顶部设有透明部;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侧支撑杆、第一横撑杆、第二横撑杆和内撑板;所述侧支撑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撑杆横置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窗体(2)和开设有条形孔(31)的防护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2)呈弧形;所述侧支撑杆(11)呈弧形,所述侧支撑杆(11)的弧度与所述窗体(2)侧边缘位置的弧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板(14)呈弧形,所述内撑板(14)的弧度与所述窗体(2)侧边缘位置的弧度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上表面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窗体(2)和开设有条形孔(31)的防护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2)呈弧形;所述侧支撑杆(11)呈弧形,所述侧支撑杆(11)的弧度与所述窗体(2)侧边缘位置的弧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板(14)呈弧形,所述内撑板(14)的弧度与所述窗体(2)侧边缘位置的弧度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上表面左右两侧边缘分别于两个所述内撑板(14)下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组件(4),所述遮光组件(4)横置于两个所述侧支撑杆(11)之间并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叉装车驾驶室开放式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4)包括收卷辊(41)、遮光棚(42)、拉接辊(43)和卡接件(44);所述收卷辊(4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腾刘雷张飞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