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倒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74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倒门结构,包括一活动门体,活动门体位于两个闸墩之间,闸墩侧面设有挡板,活动门体两侧设有侧水封,侧水封与挡板密封配合,两个闸墩的底部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活动门体的底部设有支撑传力装置和底水封,支撑传力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闸墩的底部连接,底水封与连接板密封配合,闸墩上还设有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可带动活动门体转动。采用这种卧倒门结构的闸门可实现开度的任意调节,具有良好的水位调节特性。其结构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小,门体结构重量轻,闸门开启采用人工操作,安全简便,特别适合于地质条件差,地域景观要求高的城市河道或湖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倒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河道中水闸的卧倒 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小型水利工程及城市景观河道工程中,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不同功能要 求,水间的挡水门体一般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门体。传统的固定式间门一般都是直立 在水面上,提升时需要通过一个较大的启闭机排架进行提升,土建工程量大,且不利于河道 景观的布置。活动式门体是一种可以调节开度的闸门,作为挡水结构的一种门体其底板高 度一般与河床同高,在正常运行期间,由间门的不同开度来调节下泄流量,保证上游河段稳 定的通航水位。在汛期,可以将间门全开,此时可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的过水断面,满足下泄 能力要求。因为这种活动式门体一般位于河床内,因此与传统的固定式闸门相比更适合河 道景观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 活动式门体一卧倒门结构,该卧倒门结构具有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可有效节省土 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量并且可适应较差的地质基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倒门结构,包括一活动门体,所述活动门体位于两个闸墩之间,所述闸墩侧 面设有挡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倒门结构,包括一活动门体(1),所述活动门体位于两个闸墩(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3)侧面设有挡板(9),所述活动门体(1)的两侧设有侧水封(8),所述侧水封(8)与所述挡板(9)密封配合,所述两个闸墩(3)的底部通过一连接板(2)连接,所述活动门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传力装置和底水封(4),所述支撑传力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闸墩(3)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门体(1)可绕所述支撑传力装置的轴线旋转,所述底水封(4)与所述连接板(2)密封配合,所述闸墩(3)上还设有操作设备,所述操作设备与所述活动门体(1)连接,所述操作设备可带动所述活动门体(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郑卫华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