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1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包含A)第一活性成分乙嘧酚,B)第二活性成分苯氧喹啉或螺菌环胺。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00-100∶1。本组分配伍科学合理,不仅明显提高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范围,而且能延缓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各种白粉病、锈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乙嘧酚的对白粉病、锈病等植物病害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 组合物。技术背景.白粉病是一种寄主范围广、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草莓、葡萄、荷兰豆、 芒果、瓜类、花卉等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上常有发生。三唑类的药剂如三唑 酮、腈菌唑、戊唑醇、氟硅唑均可用于防治白粉病。由于长期的单一使用,病 原菌抗性明显增加,且使用浓度和次数增加后,容易引发药害事故。乙嘧酚是一种对农作物白粉病活性极高的嘧啶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与碌^ 磺、醚菌酯(甲氧基丙蹄酸酯类杀菌剂)和三唑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完全不同。 对于已经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三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乙嘧酚 都表现出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对作物的安全性非常好,不会产生药害。 但乙嘧酚单独使用,用量大,且也容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长期使用乙嘧酚单剂可能带来的抗性产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 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高活性组合物。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试验意外发现,将乙嘧酚与苯氧喹啉或螺环菌胺混合使 用,能明显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谱,且苯氧喹啉、螺环菌胺与乙嘧酚的作 用机理完全不同,能延緩抗性产生,提高安全性。所述苯氧喹啉(quinoxyfen)是一种喹啉类杀菌剂。对作物安全性、无药 害,对环境亦安全,是理想的综合防治药剂。防治对象有白粉病等。苯氧奮啉 是吸性性杀菌剂,对谷物类白粉病的防治有特效,叶面施药后,药剂可迅速渗 入到植株组织中,并向顶转移,持效期长达70天。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杀菌剂 包括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所述螺环菌胺(spiroxamine)属取代胺类杀菌剂,是一种新型、内吸性 的叶面杀菌剂,对白粉病特别有效。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 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第一活性成分乙嘧酚; 第二活性成分苯氧-查啉或螺环菌胺;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质量比是l: 100-100: l,优选为1: 50-50: 1,最优选为1: 20-20: 1。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95%。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微 乳剂。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至少含两种辅助成分,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通常 用于配制杀菌剂组合物的任何载体均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至少一种辅助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例如分散剂、乳化剂 或润湿剂等。所选择的表面活性剂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且是市场上易 购买的,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农乳2201、 700#、 500#等。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 好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杀菌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剂量,不仅节约农民的使用成本,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二是扩大了杀菌 范围,药剂特性也得到了极强的优势互补。 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害,提 供了一病多治的手段。对禾谷类白粉、锈病,瓜类白粉病,果树白粉病、黑粉 病、黑星病均有优良的预防、治疗效果。三是此种组合由于有效成分间结构差 异较大,作用机理不同,降低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能延緩抗性的产生与 发展。四是提高了对作物的安全性。由于降低了有效成分亩施用量,对作物的 药害风险下降。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 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 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 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所有制剂的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 比,生物活性部分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含量。配方实例1、悬浮剂的配制按配方要求,以水为基质,将原药、分散剂、助剂和防冻剂等混合后加入 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实施例1 35%乙嘧酚.苯氧会啉悬浮剂乙嘧酚15°/ ,苯氧壹啉20%,木质素磺酸钠6%,白炭黑O. 4%,乙二醇5%,消泡剂0. 1 % ,水补足至10 0% 。实施例2 40%乙嘧酚.螺环菌胺悬浮剂乙嘧酚15%,螺环菌胺25%,木质素石黄酸《丐8°/。,白炭黑O. 5%,乙二醇4%, 消泡剂0. 1%,水补足至簡。2、 可湿性粉剂配制按照配方要求,将各种原药,各助剂和填料均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 碎后,配置成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25%乙嘧酴.苯氧奮啉可湿性粉剂乙嘧酚15°/ ,苯氧会啉10%,十二烷基硫酸钠2%,羧曱基纤维素2%,木质 素磺酸钠9%,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实施例4 50. 5%乙嘧酚.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乙嗜酚0. 5%,螺环菌胺50%,十二烷基苯》黄酸钠1. 5%,羧甲基纤维素3. 0%, 白炭黑4°/。,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实施例590%乙嘧酚.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乙嘧酚20%,螺环菌胺70y。,十二烷基^5克酸钠1%,羧曱基纤维素1°/。,木质 素磺酸钠5%,轻质碳酸锅补足至100%。3、 水分散粒剂的配制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加水捏合,加入装 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制成水*粒剂。6实施例640%乙嘧酚.苯氧喹啉水*粒剂乙嘧酚15%,苯氧壹啉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环氧聚醚5°/。, 可溶性淀粉18°/ ,石膏补足至100%。实施例7 50%乙嘧酚.螺环菌胺水^i:粒剂乙嘧酚10y。,螺环菌胺40°/ ,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 二丁基萘石黄酸 钠盐3%,十二烷基琉酸钠2%,白炭黑5°/。,硫胺8°/。,硅藻土加至100%。4、 水乳剂的配制按配方要求,将原药用少量溶剂,表面活性剂溶解,搅拌得到均匀油相, 然后将水、防腐剂、抗冻剂均匀混合一起形成均匀水相,在常温和高速搅拌下 将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形成^t度高的水乳剂。实施例830. 3%乙嘧酚■苯氧唾啉水乳剂乙嘧酚30%,苯氧唾啉O. 3%,大豆油12%,辛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嵌段物 12%,乙二醇3%,黄原月交O. 3%,笨甲酸O. l克,水补足至100%。实施例9 40%乙嘧酚 螺环菌胺水乳剂乙嘧酚10°/。,螺环菌胺30%,菜油15%,辛基酚聚氧乙蜂醚15%,乙二醇4%, CMCO. 3%,苯曱酸0. 1%,水补充至100%。5、 微乳剂的配制按配方要求,将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水搅拌均匀。 实施例1030%乙嘧酚 苯氧会体微乳剂乙嗜酚15%,苯氧*啉15%, 二甲基甲酰胺4%,环己酮3%,正丁醇2%,十 二烷基苯磺酸钙4%,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水补充 至100%。实施例11 5%乙嘧酚.螺环菌胺微乳剂乙嗜酚1%,螺环菌胺4°/ , 二甲基甲酰胺4%,环己酮2%,乙二醇5%,十二 烷基苯磺酸4丐4%,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3%,烷基盼聚氧乙烯醚5°/ ,水补充至 100°/。。生物活性实例实施例12 温室盆栽生物活性试验采用黄瓜幼苗盆栽测定法。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试验作物在温 室中培养至2片真叶期,每处理5盆,编号备用。按设计剂量在作物喷雾机上 进行叶面喷雾处理。药剂处理24小时后接种浓度为3 x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乙嘧酚和(B)苯氧喹啉或螺环菌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乙嘧酚和(B)苯氧喹啉或螺环菌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A与B的重量比 是l: 100-100: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A与B的重量比 是l: 50-50: 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启银张承来梁道正曹小弟姜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皇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