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纵向引导件的承载块和枢转翼片的纵向引导件的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253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的纵向引导件的导轨,包括:一导轨型材;至少一个承载块(24),该承载块包括承载孔(26);延伸穿过所述承载孔(26)的承载轴(32);以及翼片(30),该翼片能够绕所述承载轴(32)枢转。所述承载块(24)通过切出所述承载块(24)的边界(36)并且通过绕弯曲线(38)弯曲用于所述承载块(24)的这样获得的毛坯而由导轨型材的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的纵向引导件的导轨,该导轨包 括一个导轨型材;至少一个承载块,该承载块包括承载孔;延伸穿过所述承载孔的承载轴; 以及可绕所述承载轴枢转的翼片。
技术介绍
从EP962356B1中已知这样的导轨。在这种导轨上,承载块是单独的组成部件。在 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承载块是紧固到座椅导轨的部件的一部分。这个组成部件形成 两个承载块,每个承载块包括承载孔。两个承载孔对准。承载孔的对准线平行于纵向引导 件的两个导轨的移位方向延伸。承载轴延伸穿过承载孔。翼片可绕这个承载轴枢转。座椅 导轨具有开口 ;翼片从所述开口凸出。这样,可以从纵向导轨的外侧向内部传递运动,例如 在现有技术中所知的那样用于启动卡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此现有技术装置的一个缺点是需要附加的组成部件,所述附加的组成部件必须与 导轨分开制造。所述附加的组成部件必须连接到导轨,需要定位两个将要连接的部件。制 造和安装需要多个步骤。 鉴于这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本文上述类型的现有技术导轨,以便该导 轨包括更少的组成部件并且更容易制造并且可以利用较少材料安装。 鉴于上述类型的导轨,这个目标的实现在于承载块通过切出所述承载块的边界并 且通过绕弯曲线弯曲这样获得的承载块毛坯而由导轨型材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专利技术,承载块由导轨型材自身的材料制成。这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具有 相当多的优点,这在重量方面也具有优点。现在,承载轴可以设置为比现有技术更接近 导轨型材的表面。本专利技术尤其更适合于如2008年4月28日以该标题在德国提交的第 102008021123号文件中机动车辆座椅的启动单元。组成部件的一部分作为承载轴插入,所 述组成部件也实现为在翼片和导轨型材之间作用的弹簧。所述承载轴具有相当小的直径, 即常用弹簧的直径,直径例如是大约2mm。 大体上,本专利技术允许构造纵向调整装置的调整装置,例如用于纵向调整装置的卡 扣的启动单元,以便其显著小并且具有更少的组成部件。因此,其也具有在导轨型材中形成 开口的优点,无论如何,开口都是需要的并且现在与承载块的边界的切割相结合。翼片凸出 穿过这个开口。 已经发现这样是特别有利的即,将承载孔形成为其延伸穿过弯曲线进入导轨型 材的未干扰区域。其定位在弯曲线的每一侧。如果人们优选地利用杆状弹性材料作为承载 轴,承载孔具有小的直径。为了利用常用工具(打孔工具)——例如切割打孔装置——来制 造这样的直径,切割打孔装置要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然而,这样类型的切割打孔工具具有 短的工具寿命。但是,如果承载孔制造得更大,其延伸进入导轨型材的未干扰区域。因此,切割打孔装置的尺寸显著地更大并且工具寿命相应更长。 就方法而言,人们首先制造适当尺寸的承载孔,随后人们横切移位方向绕弯曲线 弯曲用于承载块的毛坯,从而人们精细加工承载块。承载孔的最大部分对于承载轴来说保 持为不能进入。承载轴可以抵着导轨型材的未干扰区域安装。其很容易被弹性偏压以便采 用距这个未干扰区域一定距离的位置。但是这个距离较小,其小于2mm,优选小于lmm。 优选地,导轨型材利用成型工序而由平坦金属板——例如钢板——的毛坯制造。 原理上,这属于现有技术。利用了现有技术方法。优选地,导轨型材的材料具有很大的抗拉 强度;其应当大于600N/mrf,尤其比这还大。具有这么大抗拉强度的平坦材料很难弯曲,特 别是如果半径较小时。 一般地,金属板厚度为约1.5mm。在弯曲的内侧,可能的弯曲半径为 约0.75mm。弯曲优选通过过度弯曲和向回弯曲进行,从而意味着当在弯曲线的方向看时为 问号的形状。附图说明 当阅读了所附权利要求和仅仅参照附图作为示例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下 面的非限制性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用于由座椅导轨和底部导轨构成的一对导轨的装配图形式的立体图,承载 块和翼片设置在所述座椅导轨中, 图2是具有两个承载块并且两个承载块中设置有承载孔的导轨型材的一部分的 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导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平行于穿过纵向引导件的y-z平面的纵向切开面,剖面线延伸穿过用 于座椅导轨中的翼片的开口, 图5是具有相关的、导轨型材的未干扰区域的承载块的截面图,截面由移位的方 向和平行于y方向的方向限定;还示出了承载弹簧的一部分组装之前的状态,并且 图6是类似于图3的侧视图,但是针对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在朝上弯曲承 载块之前的状态,其边界已经被切掉。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中使用的坐标系的x方向指向车辆的行进方向、y轴位于车辆的行进平面中并 且z轴指向竖直向上。 图1示出了纵向引导件的两个导轨,S卩座椅导轨20和底部导轨22。这个纵向引 导件设置为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这样的机动车辆座椅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这 里没有示出。座椅导轨20具有横切两个导轨20、22的纵向的两个承载块24 ;所述两个承 载块24基本平行于y-z平面。每个承载块24包括承载孔26。在两个承载块24之间有开 口 28。这里没有详细示出的翼片30延伸穿过这个开口 28。这样允许从座椅导轨20的外 侧将运动传递到由座椅导轨20限定的内部,反之亦然。例如可以是如从EP962356B1中已 知的止挡装置。 翼片30可绕承载轴32枢转。承载轴32延伸穿过两个对准的承载孔26。承载轴 32是承载弹簧34的整合部分,承载弹簧相对于座椅导轨20将翼片30弹性偏压在如图所示4的初始位置并且实现(realise)承载轴。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可以参照本文如上所述的还未公开的申请,该申请具有DE102008021123号优先权;其中公开的现有技术完全并入本专利技术中。 为了制造这种类型的承载块,读者可以参照图6。图6示出了导轨型材的侧腿,如也可以从图l所见,并且其带有开口 28。在图6中所示的情况下,在第一步中进行冲切;为了这个目的,从座椅导轨20的材料冲切掉具有基本H形构造的部分。冲切掉的部分是废料。通过对两个承载块中的每一个进行冲切来获得一个毛坯。将来的承载块24的边界36被精细加工。在图6所示的视图的下一步中,两个毛坯分别绕弯曲线38弯曲到图面之外90。;两个承载块24以这种方法形成。 之前已经制造了承载孔26。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孔26通过激光切割出它们而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不利用机械打孔,因此不会发生有关工具磨损的问题。然而,如果利用优选的机械打孔,承载孔会显著地比容纳承载轴32所需要的大,并且比图6中示出的大。这样显著大的形状可以从其它图中看出,例如图2。与6中所示的圆形承载孔相反,图2示出承载孔26的形状近似是液滴形并且定位为其表面的50%、优选多于75%在未干扰区域40中超出弯曲线38,其余部分定位在承载块24中。 从图3可以看出,绕弯曲线38的弯曲可以沿着可表示为过冲(overshooting)的路线进行。这个路线也可以用问号表示。该路线与可以在图5中看到的路线相反,在图5中承载块24与未干扰区域40成直角延伸,弯曲处的倒角尽可能地精确(sharp),而没有任何过冲。在图3中示出了空区域42,该区域沿z方向定位在翼片30上方和下方,所述空区域42是由于在弯曲过程中有过冲而产生的。当倒角是类似于图5中的直角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的纵向引导件的导轨,该导轨包括:一个导轨型材;至少一个承载块(24),该承载块包括承载孔(26);延伸穿过所述承载孔(26)的承载轴(32);以及能够绕所述承载轴(32)枢转的翼片(3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24)通过切出所述承载块(24)的边界(36)以及通过绕弯曲线(38)弯曲用于所述承载块(24)的毛坯而由所述导轨型材的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0-18 102008051721.6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的纵向引导件的导轨,该导轨包括一个导轨型材;至少一个承载块(24),该承载块包括承载孔(26);延伸穿过所述承载孔(26)的承载轴(32);以及能够绕所述承载轴(32)枢转的翼片(3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24)通过切出所述承载块(24)的边界(36)以及通过绕弯曲线(38)弯曲用于所述承载块(24)的毛坯而由所述导轨型材的材料制成。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26)延伸穿过所述弯曲线(38) 进入所述导轨型材的未干扰区域(40)。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26)的整个表面的位于所述导 轨型材的未干扰区域(40)中的部分比位于所述承载块(24)中的部分大。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型材由平面材料利用成型步骤制成。5.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尔弗里德贝内克安塔尔蒂尔
申请(专利权)人: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