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小波专利>正文

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214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灌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搅拌桶,搅拌桶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输出轴相接,搅拌桶的出料口与立式转轮机构相接,立式转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缸体内的立式转轮,立式转轮中滑设有整体活塞,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立式转轮相接,整体活塞与第二伺服电机相接,当整体活塞一端到达立式转轮边缘时,整体活塞另一端和立式转轮共同围成进料腔或出料腔。整体活塞与偏心杠杆一端相接,偏心杠杆另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相接。偏心杠杆呈U形,整体活塞上凸设有滑块,滑块滑套在偏心杠杆的开口槽内。整体活塞包括上活塞和下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既不会出现抽吸、又不会出现物料分离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机,特别是一种可灌装颗粒物料的灌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巿场上的酱类灌装设备均为前端釆用转阀或滑阀等换向机构,后端 釆用偏心连杆机构或气缸机构控制的活塞缸体,其首先通过换向机构驱动活 塞缸体抽进酱料,然后换向机构换向,最后通过活塞缸体推出酱料,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716139Y中公开的一种光电自控酱类物质灌装机,和中国 专利文献号CN2741955Y中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高速浓浆灌装机的灌装阀, 此类灌装机均是针对酱状糊类流体等物质设计。如果这类结构的灌装机在灌装颗粒物料与油、及颗粒物料与水混合物类 时,则出现颗粒物料与油或水分离的现象,其结果是直接导致灌装酱料分离 不合格,计量也不合格;并且,此类结构的灌装机更不能灌装带有阻滞性质 的物料如榨菜,油炸类等小颗粒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既不会出 现抽吸、又不会出现物料分离的灌装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灌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搅拌桶,搅拌桶通过 传动带与电动机输出轴相接,其结构特征是搅拌桶的出料口与立式转轮机构 相接,立式转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缸体内的立式转轮,立式转轮中滑设有整体 活塞,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立式转轮相接,整体活塞与第二伺服电机 相接,当整体活塞一端到达立式转轮边缘时,整体活塞另一端和立式转轮共 同围成进料腔或出料腔。所述整体活塞与偏心杠杆一端相接,偏心杠杆另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 转轴相接。所述偏心杠杆呈U形,整体活塞上凸设有滑块,滑块滑套在偏心杠杆的 开口槽内。所述整体活塞包括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通过连杆相接,滑 块设置在连杆上。所述缸体下部出口处设置有可根据物料或瓶口直径的不同予以更换的 所述喷嘴下方设置有根据灌装状态伸出或回缩的接料装置,接料装置和搅拌桶设置在底座上,底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有瓶或无瓶状态的检测头,检测头和灌装机的操 控面板电连接。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搅拌桶倾斜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立式转轮为二头或四头,整体活塞与其对应设置。本技术釆用立式转轮机构,上活塞和下活塞连成一个整体活塞,当 下活塞推出料时,上活塞则在自动进料,并且这种进料为量杯式进料,不产 生抽吸现象,也不会因抽吸而使物料产生分离的现象。本技术由于釆用第一伺服电机进行扭力控制,当立式转轮转动时, 如果物料中出现异物,阻力突然增大,则第一伺服电机会自动停机,不至于 由此而拉伤烧伤缸体或立式转轮。可通过操控面板上的按键输入具体数字来 驱动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通过输出轴来控制偏心杠杆转动角度,以控制滑块和整体活塞的位移,以达到精确调节灌装量。当检测头检测到无瓶时, 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立式转轮转动一定的角度,但是没到出料位或进料位,由 于立式转轮没到位,故第二伺服电机不会启动,即从操作程序上来保证无瓶 无灌装。本技术采用倾斜的卧式搅拌桶,搅拌均匀,不会沉淀,且物料在叶片的推动下,自动沿倾斜面向前进入缸内;在搅拌桶上增加的振动装置,能 使本灌装机灌装带有阻滞性质的物料如榨菜,油炸类等小颗粒食品,以扩大 其适用范围。本技术适于电脑自动控制,灌装各类混合物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式转轮机构中的整体活塞处于进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立式转轮机构中的整体活塞处于出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整体活塞和偏心杠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整体活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出料时立式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四头式立式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搅拌桶,2为第一伺服电机,3为传动轴,4为底座,5为传 动带,6为减速器,7为机架,8为电动机,9为支脚,IO为检测头,11为 接料装置,12为立式转轮机构,13为第二伺服电机,14为喷嘴,15为整体 活塞,15.1为上活塞,15.2为下活塞,16为偏心杠杆,17为转轴,18为滑 块,19为振动装置,121为缸体,122为立式转轮,A为进料腔,B为出料 腔,C为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l-图6,本灌装机,包括倾斜的设置在机架7上的搅拌桶1,搅 拌桶通过传动带5与减速器6相接,减速器的转轴通过皮带与电动机8输出 轴相接,搅拌桶底部设置有振动装置19,传动带为链条。搅拌桶的出料口 与立式转轮机构12相接,立式转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缸体121内的立式转轮 122,立式转轮中滑设有整体活塞15,第一伺服电机2通过传动轴3与立式 转轮相接,整体活塞与第二伺服电机13相接,当整体活塞一端到达立式转 轮边缘时,整体活塞另一端和立式转轮共同围成进料腔A或出料腔B。缸体下部出口处设置有可根据物料或瓶口直径的不同予以更换的喷嘴 14。喷嘴下方设置有根据灌装状态伸出或回缩的接料装置11,接料装置和 搅拌桶设置在底座4上,底座设置在机架上。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有瓶或无瓶 状态的检测头IO,检测头和灌装机的操控面板电连接。整体活塞与偏心杠杆16 —端相接,偏心杠杆另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 转轴17相接。偏心杠杆呈U形,整体活塞上凸设有滑块18,滑块滑套在偏 心杠杆的开口槽内。整体活塞包括上活塞15.1和下活塞15.2,上活塞和下 活塞通过连杆相接,滑块设置在连杆上。工作原理釆用第一伺服电机2通过传动轴3带动立式转轮122定时转 动或停止,立式转轮122可釆用两头或四头的结构,两头的立式转轮的转动 角度为180度,见图2-图6,四头的立式转轮见图7,该四头的立式转轮的 转动角度为卯度。当立式转轮上部的进料腔A转动到下部灌装的位置后, 则第二伺服电机13启动,驱动偏心杠杆16通过带动滑块18而带动整体活 塞15向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其上部进料腔进料,下部出料腔内物料 被挤出从而实现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的搅拌桶(1),搅拌桶通过传动带(5)与电动机(8)输出轴相接,其特征是搅拌桶的出料口与立式转轮机构(12)相接,立式转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缸体(121)内的立式转轮(122),立式转轮中滑设有整体活塞(15),第一伺服电机(2)通过传动轴(3)与立式转轮相接,整体活塞与第二伺服电机(13)相接,当整体活塞一端到达立式转轮边缘时,整体活塞另一端和立式转轮共同围成进料腔(A)或出料腔(B)。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灌装机,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的搅拌桶(1),搅拌桶通过传动带(5)与电动机(8)输出轴相接,其特征是搅拌桶的出料口与立式转轮机构(12)相接,立式转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缸体(121)内的立式转轮(122),立式转轮中滑设有整体活塞(15),第一伺服电机(2)通过传动轴(3)与立式转轮相接,整体活塞与第二伺服电机(13)相接,当整体活塞一端到达立式转轮边缘时,整体活塞另一端和立式转轮共同围成进料腔(A)或出料腔(B)。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整体活塞(15)与偏心 杠杆(16) —端相接,偏心杠杆另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17)相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偏心杠杆(16)呈U形, 整体活塞(15)上凸设有滑块(18),滑块滑套在偏心杠杆的开口槽内。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整体活塞(15)包括上 活塞(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涂小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