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065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该可挠性显示模块,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与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挠性塑胶基板、一第一驱动电路层、一显示层与一第二驱动电路层。可挠性塑胶基板的厚度小于30微米。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可挠性塑胶基板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显示层配置于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可视区。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显示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挠性显示模块,通过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较高。此外,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亦被提出,其可以提升可挠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的电性连接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可挠 性电路板与周边电路区电性连接可靠度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现有习知的的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现有习知的的可挠性显示模块100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flexible display panel)110、多个可挠性电3各4反(flexible circuit board) 120与 多个驱动装置(driver) 130。可挠性显示面板110包括一可挠性基板 (flexible substrate)111 、 一第 一 驱动电路层(driving circuit layer) 112、一电泳层(electrophoretic layer) 113、 一第二驱动电3各层114 与一绝纟彖附着层(insulation attachment layer) 115。绝缘附着层115配置于可挠性基板111上。第一驱动电路层ll2配置 于绝缘附着层115上,且第一驱动电路层1U具有一可视区(view area) lUa 与一周边电路区(peripheral circuit area)112b。可视区112a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 一可挠性塑胶基板,其厚度小于30微米; 一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 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上 且对应于该可视区;及 一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显示层上;以及 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挠性塑胶基板,其厚度小于30微米;一第一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上,其中该第一驱动电路层具有一可视区与一周边电路区;一显示层,配置于该第一驱动电路层上且对应于该可视区;及一第二驱动电路层,配置于该显示层上;以及至少一可挠性电路板,通过一第一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 挠性塑胶基板的材质为聚亚酰胺。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 挠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无机绝缘附着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塑胶基板与该第 一驱动电路层之间,且该无机绝缘附着层的厚度小于150奈米。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无 机绝缘附着层的材质为无机氧化物或无机氮化物。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挠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至少 一驱动装置,通过一第二异方向性导电膜而电性连接至该周边电路区。6、 一种可挠性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支撑基板;形成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于该支撑基板上,其中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 一可挠性塑胶基板,配置于该支撑基板上,其中该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哲宏邱义铭蔡渊智王以靓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