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76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护罩是涉及烧结厂混合机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为检修托辊提供省时、省力的工作效率高的防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合机,混合机的底座上设置有托辊,筒体由四组托辊支撑,筒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出料口,托辊上方的防护罩是由上罩、下罩构成,其结构要点在上罩的侧方设置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盖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烧结厂混合机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 混合机是烧结厂主要的设备之一,设置在配料设备与烧结设备之间,为烧结设备 提供烧结料。混合机的作用就是将配比好的混合料混均、润湿、制粒,达到成分均匀,水分适 中、透气性良好的要求,以保证烧结过程顺利进行,为烧结厂产量、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 混合机主要构造是由四组托辊支撑两侧带托圈的筒体组成,电机通过小齿轮带动 筒体上的大齿轮进行转动。托辊罩起到保护筒体上的托圈和托辊的作用。 常规的混合机托辊防护罩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一体称为上罩,下半部为两 件称为下罩,现场组装而成。下罩设有门孔用于观察托辊运行情况或进入罩内维修。防护 罩安装在托辊的底座上。维修时人可以从下罩观察口进入罩内,需要更换易损件时,拆开上 罩将钢丝绳放入罩内,将托辊吊起,才能更换易损件。上罩为一体,重量在1吨以上,把合螺栓较多,拆起来很不方便,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为检修托辊提供省时、省力的工作效率 高的防护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混合机,混合机 的底座上设置有托辊,筒体由四组托辊支撑,筒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 、出料口 ,托辊上方 的防护罩是由上罩、下罩构成,其结构要点在上罩的侧方设置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盖板。本 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在不影响防护作用的同时,为检修托辊提供方便;同时,縮短了检修时 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检修费用,提高了混合机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简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上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1开口及相关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本技术包括混合机l,混合机1的底座8上设置有托辊9,筒体7由四组托辊 9支撑,筒体7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 10、出料口 2,托辊9上方的防护罩6是由上罩5、下罩 4构成,在上罩5的侧方设置开口 ll,开口 11上设置有盖板12。 开口可为双开口 ll,双开口 11上分别设置有盖板12 ;为折卸、检修提供了方便。权利要求一种防护罩,包括混合机(1),混合机(1)的底座(8)上设置有托辊(9),筒体(7)由四组托辊(9)支撑,筒体(7)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10)、出料口(2),托辊(9)上方的防护罩(6)是由上罩(5)、下罩(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罩(5)的侧方设置开口(11),开口(11)上设置有盖板(1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开口 (11)为双开口 (ll),双开口 (11)上分别设置有盖板(12)。专利摘要一种防护罩是涉及烧结厂混合机结构的改进。本技术提供一种为检修托辊提供省时、省力的工作效率高的防护罩。本技术包括混合机,混合机的底座上设置有托辊,筒体由四组托辊支撑,筒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出料口,托辊上方的防护罩是由上罩、下罩构成,其结构要点在上罩的侧方设置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盖板。文档编号B01F15/00GK201482452SQ20092020300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伊英红, 刘利, 李英, 杨占凯 申请人: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罩,包括混合机(1),混合机(1)的底座(8)上设置有托辊(9),筒体(7)由四组托辊(9)支撑,筒体(7)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10)、出料口(2),托辊(9)上方的防护罩(6)是由上罩(5)、下罩(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罩(5)的侧方设置开口(11),开口(11)上设置有盖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占凯李英伊英红刘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