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1521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含有吐温-80的、稳定的、安全的中药挥发油注射剂,由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和分散介质组成,其中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由中药挥发油、稳定剂、pH值调节剂、注射用溶剂组成,所用分散介质为注射用乳剂。临床用药时将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分散在注射用乳剂中,配制成中药挥发油注射剂,即可进行静脉给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与注射用乳剂分别包装存储,可提高长期储存药物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中药挥发油提供了一种低毒、安全、便于保存的静脉注射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是。
技术介绍
中药挥发油(volatile oil)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的油状液体物 质,多具芳香气。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尤以唇形科(薄荷、紫苏、蒿香等)、伞形科(茴 香、当归、芫荽、白芷、川芎等)、菊科(艾叶、茵陈、苍术、白术、木香等)、芸香科(橙、桔、花 椒等)、樟科(樟、肉桂等)、姜科(生姜、姜黄、郁金等)更为丰富。提取出的挥发油或含挥 发油的中草药大多具有抗菌、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中药挥发油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挥发油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 性,影响其储存、运输及临床药效。研究表明,光、氧、热和水分等易引起挥发油的氧化变质, 使其比重增加、黏度增大、颜色变深,甚至引起药效改变,如川芎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和丁 基苯酞等成分分解后有关药理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因此,改善挥发油及其制剂稳定性 的研究倍受关注,对保证和提升挥发油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挥发油不溶于 水,目前临床应用的挥发油注射剂多数添加了表面活性剂,以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莪 术油注射液、大蒜素油注射液等,该注射剂均是用吐温-80增溶的灭菌水溶液。但吐温-80 有毒副作用,对人体易产生溶血,临床使用时常造成低血压、休克等现象,生理毒性大。另 外,该类注射剂为含水体系,其中的挥发油稳定性差,影响储存和疗效。 近年来,人们为了避免在处方中使用吐温-80以及提高挥发油及其制剂的稳定 性,如将挥发油制备成脂肪乳剂、环糊精包合物、微囊化等制剂。虽然克服了吐温-80所带 来的毒副作用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稳定性,但该类制剂仍未根本上达到毒副作用低、稳 定性好的中药挥发油制剂的目的,特别是环糊精以及一些微囊化材料,由于生物相容性差, 产生一系列的副反应,同时具有较强的溶血性。另外,多数制剂仍为含水体系,挥发油有效 成分长期在水性体系中会导致化学性质易发生变化,稳定性变差。也有人为了避免挥发油 在水中易降解的不足,将其制备成冻干粉针剂,使挥发油储存于无水体系中,从而提高挥发 油的化学稳定性,但由于挥发油属易挥发性物质,在冻干过程中,随着水分的减压挥发,挥 发油也相应随之挥发,导致冻干后药物损失严重,且含量不稳定,对冻干设备的损耗也很 大,不能实现产业化生产。总之,上述制剂均未从根本上克服中药挥发油稳定性差的不足, 不能达到注射剂稳定性质量要求。 脂肪乳剂是根据乳糜微粒的组成结构与特点而设计,主要是甘油三酯和磷脂组成 的乳剂颗粒溶液,其理化、生物稳定性好,无毒素和致热源,满足静脉用制剂的要求。被广泛 应用于肠外营养以提供必要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与单独使用葡萄糖有 关的并发症。近些年,人们将其作为药物的载体,提高水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 提高治疗效果。由于脂肪乳剂仍属水分散体系,难以克服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中药 挥发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因此,至今未见以注射用乳剂为分散介质将中药挥发油制备 成注射剂用于临床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中药挥发油注射剂,由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和分散 介质组成。所说的分散介质为注射用乳剂;所说的中药挥发油溶液由中药挥发油、稳定剂、 pH值调节剂、注射用溶剂组成,其组分与配比如下 油、藿组分中药挥发油稳定剂pH值调节剂注射用溶剂含量(克/毫升)0. 1-30. 0%,优选0. 5-5. 0% ;0-5. 0%,优选0-0. 5% ;适量,调节pH值至2. 0-7. 0,优选pH3. 0-5. 5 ;其中,中药挥发油选自鱼腥草油、桂枝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乌蕨油、两面针油、香薷 香油、大蒜油、莪术油、大蒜素、苍术油、艾叶油、萼翅藤枝油、细辛油、杭白菊油、西洋菜油、破铜钱油、肉豆蔻油、香茅油、马兰油、丁香油、小茴香油、枳实油、牛至油、薄荷油、干姜油、荆芥油、贯叶连翘油、牛蒡子油、金银花油、地肤子油、毕拔油、蛇床子油、龟叶草油、白术油、肉豆蔻油、苍果油、大叶冬青油、花椒油、山柰油、紫苏油、大黄油、侧柏油、马齿苋油、芫荽油、白芷油、川芎油、人参油、牡荆油、薤白油、姜黄油、当归油、茵陈油、木香油、生姜油、郁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大蒜油、莪术油、鱼腥草油、大蒜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选自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苹果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三钠、柠檬酸、乳酸二钠、维生素E、2. 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多种。 pH值调节剂选自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盐酸、醋酸、磷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柠檬酸、乳酸。 注射用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丙二 醇、甘油、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乙二醇400、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配比将中药挥发油、稳定剂至适量的注射用溶剂中,在25-8(TC下加热搅拌或剪切溶解,然后用注射用溶剂定容至全量; 2)用pH值调节剂将上述溶液pH值调节至2. 0-7. 0 ;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溶液量0.01% -3% (克/毫升)的针用活性炭,在25-80。C的加热温度下吸附15-60分钟,然后过滤,将滤液分装、消毒备用即可。 本专利技术注射剂的分散介质为注射用乳剂,可以用市售的注射用乳剂,也可根据现有技术配制的乳剂。 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与注射用乳剂的体积比为1 : 10-100,优选l : 20-60。 本专利技术注射用乳剂由注射用油、乳化齐U、抗氧齐U、等渗调节剂、pH调节齐IJ、注射用水 组成,组分与配比如下 组分 配比(克/毫升) 注射用油 1-30% 优选10-30% 乳化剂 0.5-5% 优选0.8-3% 抗氧剂 等渗调节剂 pH调节剂 注射用水0-0.5% 优选0_0.3% 2. 25-2. 5%适量调节pH至6. 0-9. 0,优选pH 6. 5-8. 5 其中, 注射用油选自辛癸酸甘油三酯、辛酸甘油单酯、辛酸甘油二酯、辛酸甘油三酯、灵 芝孢子油、癸酸甘油单酯、癸酸甘油二酯、癸酸甘油三酯、辛癸酸甘油单酯、薏苡仁油、鸦胆 子油、青蒿油、辛癸酸甘油二酯、大豆油、鱼油、亚麻子油、葵花子油、月见草油、沙棘油、莪术 油、红花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榄香烯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辛癸酸甘油三酯、大豆油中 的一种或两种。 乳化剂选自大豆磷脂、蛋黄磷脂、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 胺、泊洛沙姆188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大豆磷脂、蛋黄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 抗氧剂为生育酚。 等渗调节剂选自甘油、山梨醇、甘露醇、葡萄糖、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甘 油。 pH调节剂选自柠檬酸、苹果酸、盐酸、醋酸、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氢氧化钠。 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油相按配比将注射用油和抗氧剂混合,加热至50-9(TC,加入乳化剂,搅 拌或剪切使乳化剂溶解,得油相; 2)制备水相将等渗调节剂、稳定剂加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热至50-9(TC搅拌溶 解,得水相; 3)制备初乳将油相和水相在50-9(TC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由中药挥发油、稳定剂、pH值调节剂、注射用溶剂组成,其组分与配比如下:组分含量(克/毫升)中药挥发油0.1-30.0%;稳定剂0-5.0%;pH值调节剂适量,调节pH值至2.0-7.0;注射用溶剂余量;其中,中药挥发油选自鱼腥草油、桂枝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乌蕨油、两面针油、香薷油、藿香油、大蒜油、莪术油、大蒜素、苍术油、艾叶油、萼翅藤枝油、细辛油、杭白菊油、西洋菜油、破铜钱油、肉豆蔻油、香茅油、马兰油、丁香油、小茴香油、枳实油、牛至油、薄荷油、干姜油、荆芥油、贯叶连翘油、牛蒡子油、金银花油、地肤子油、毕拔油、蛇床子油、龟叶草油、白术油、肉豆蔻油、苍果油、大叶冬青油、花椒油、山柰油、紫苏油、大黄油、侧柏油、马齿苋油、芫荽油、白芷油、川芎油、人参油、牡荆油、薤白油、姜黄油、当归油、茵陈油、木香油、生姜油、郁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选自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苹果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三钠、柠檬酸、乳酸二钠、维生素E、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pH值调节剂选自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盐酸、醋酸、磷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注射用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丙二醇、甘油、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明高保安刘薇陈明邓莉刘文丽黄硕杨秋霞孙靖顾芃张莹莹张佳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