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972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及方法,属于碰撞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系统、雷达系统、摄像头、路面坡度监测装置、显示装置、安全气囊、伺服电机和后防护装置,基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非接触感知系统精确识别后方乘用车的类型,高度,纵向相对位置等,设计算法策略控制伺服电机快速调整后防护装置的高度以最大化提高防护区域,满足100%重叠、50%重叠、30%重叠的乘用车追尾工况。同时,采用碰撞用复合材料作为结构加强件,采用防撞网帘覆盖结构间隙、增加安全气囊等方式最大化提高碰撞吸能能力和后方乘用车的保护作用。并在卡车后部集成视觉、声觉和警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碰撞防护,具体的说是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和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中国交通事故深入调查(cidas)数据显示,乘用车之间追尾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率为2.88%,而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率高达26.74%。为了避免乘用车追尾卡车事故的严重后果,中国、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均颁布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如中国的gb11567-2017、美国的fmvss223、欧洲的ece r58-02等,规定了汽车及挂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尺寸、强度等相关技术要求,用于防止乘用车追尾钻入卡车后下部,从而减少事故伤亡人员。因此,汽车安全行业一直进行卡车后防护性能的研究。由于传统被动式卡车后防护装置存在结构强度不够、防护宽度覆盖度不足和防护高度不可调等问题导致对追尾的乘用车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也不能满足卡车在不同路况上的通过性需求。随着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行业内相继推出具备主动调节功能的卡车后防护装置。普遍采用角度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元件感知后方乘用车的距离信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控制系统、雷达系统、摄像头、路面坡度监测装置、显示装置、安全气囊、伺服电机和后防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具有信息存储装置和数据分析模块,信息存储装置用于保存数据,同时将输入传输给数据分析模块,用于算法预测,进行碰撞风险等级和道路通过性的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系统,执行系统能够反馈给控制系统其是否接收到了驾驶员传递来的信号,若无信号,控制系统则直接将执行信号输出给执行系统,以确保碰撞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控制系统、雷达系统、摄像头、路面坡度监测装置、显示装置、安全气囊、伺服电机和后防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具有信息存储装置和数据分析模块,信息存储装置用于保存数据,同时将输入传输给数据分析模块,用于算法预测,进行碰撞风险等级和道路通过性的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系统,执行系统能够反馈给控制系统其是否接收到了驾驶员传递来的信号,若无信号,控制系统则直接将执行信号输出给执行系统,以确保碰撞前自身后防护系统的到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头固定在竖向支撑上,或固定于后视镜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融合式卡车后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翔刘维海林新桐倪春鹏关荣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