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0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及车辆,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安装在轮毂上,辐条组件包括内圈结构、多个辐条单元和外圈结构,内圈结构连接在轮毂的外周面上;多个辐条单元辐条单元的第一端与内圈结构的外周面连接;外圈结构设置内圈结构的外周侧,外圈结构的内周面连接辐条单元的第二端;辐条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弯曲部,部分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同,至少两个弯曲部沿辐条单元的首尾方向依次连接;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二弯曲部的弯曲程度,第一弯曲部沿非充气轮胎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二弯曲部沿非充气轮胎的径向长度。本申请能够实现辐条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载荷承载能力更强,每个辐条单元均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相关的
中,非充气轮胎摒弃了作为充气轮胎重要组成部分的压缩空气,取而代之以轮胎与轮辋一体化的设计。非充气轮胎的轮辋和弹性轮辐可以通过变形来减轻振动,并能够非常轻松地回弹,以吸收来自地面颠簸的能量。

2、由于没有传统轮胎的充气需求,同时也没有传统轮胎的轮辋,所以非充气式轮胎相比于普通轮胎而言具有免维护、免爆胎、免泄露的功能。另外,非充气轮胎在纵向受到冲击载荷时,其内部的支撑结构能够拥有相比于普通的充气轮胎要大得多的型变量,由此减轻了崎岖路面通过轮胎传递到悬架和车身的路面冲击,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表现。

3、但是,现有的非充气轮胎结构复杂,辐条组件的载荷承载能力一般,无法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及车辆,其能够实现辐条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载荷承载能力更强,每个辐条单元均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轮毂上,所述辐条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宽度,所述宽度为所述辐条单元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方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结构朝向所述外圈结构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辐条单元的宽度递增,所述宽度为所述辐条单元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方向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的方向,所述辐条单元的两侧均为弧形端面,两个所述弧形端面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轮毂上,所述辐条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宽度,所述宽度为所述辐条单元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方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结构朝向所述外圈结构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辐条单元的宽度递增,所述宽度为所述辐条单元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方向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充气轮胎转动轴线的方向,所述辐条单元的两侧均为弧形端面,两个所述弧形端面之间靠近所述内圈结构的间距小于靠近所述外圈结构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单元包括两个弯曲部,分别为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东周申尚永会杜小龙张雅双马端人
申请(专利权)人:费曼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