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94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涂覆在钢桥面板上的环氧粘结层,环氧粘结层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3~5mm的小碎石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小碎石面积与环氧粘结层的面积之比为65%~85%,环氧粘结碎石层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5~3.0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小碎石嵌入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内,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5%~10%的10~13mm的单粒径碎石,部分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面,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4~6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单粒径碎石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优点在于质量可靠、施工方便、费用低廉且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teel bridge deck pave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bridge deck pavement structure, including epoxy coated adhesive layer in the deck of a layer by particle size of epoxy bonded gravel layer of 3 ~ 5mm of small stones composed of uniformly arranged epoxy adhesive layer, small gravel area and epoxy adhesive layer area is 65% ~ 85% above, the gravel layer is paved with epoxy adhesive resin thickness of cold mix asphalt concrete layer of 1.5 ~ 3.0cm, small fragments embedded in resin cold mix asphalt concrete layer, cold mix asphalt concret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resin embedded with area ratio is 5% ~ 10% ~ 10 13mm single size gravel, part protruding from the surface of cold mixed resin asphalt concrete layer, cold mix resin above the asphalt concrete layer paved with a thickness of 4 to the function of th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of 6cm, single The particle size of gravel embedded in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function, between th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and the function of cold mix asphalt concrete layer is coated with a resin waterproof asphalt lay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quality,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的铺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桥面铺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均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此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大跨径钢桥越来越多地建成,钢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程技术 问题迫切需要妥善的解决方法。当前,国内解决钢桥面铺装的技术方案主要可归结于两类; 一类是美国引进技术形成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二是引进英国的浇筑式沥青混 凝土铺装技术。这两类技术在国外均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但费用高昂,在国内高温重载的使 用条件下,引进技术也有不少早期破坏的失败实例。针对我国现有的交通状况,开发一种质 量可靠、施工方便、费用低廉且维修方便的钢桥面铺装方法尤为迫切。 钢桥面铺装之所以成为工程难题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钢板表面非常光滑,夏天高温季节钢板表面的温度可接近7(TC,在此温度条件下,铺装层在光滑的钢板上的粘结、防滑移以及防水防腐等问题变得异常严肃;二是钢桥铺装因结构和经济原因一般都受重量限制,不可能做的很厚,结构设计要求,总厚度为5 8CM厚的铺装层不仅要在钢桥面板和U型加劲肋的支撑条件下能承担沉重的车轮荷载自身不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和行车舒适,同时又要求铺装层作为桥梁结构的一部分具有追随钢桥一起变形的能力,防止因变形能力不足发生开裂;这种相矛盾的要求使铺装层设计和材料选择变得异常困难。再把工程造价和施工方便等因素考虑进去,钢桥面铺装则变的比一般道路的路面铺装困难多了。 我国对钢桥面铺装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开始于广东虎门大桥。十几年来经历了初期的摸索阶段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阶段,目前,工程技术人员对钢桥面铺装成败的原因已有深刻的认识,对英美日等国的引进技术的优缺点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我国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结构和成套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可靠、施工方便、费用低廉且维 修方便的钢桥桥面铺装结构。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 括涂覆在钢桥面板上的环氧粘结层,所述的环氧粘结层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3 5mm的小碎石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所述的小碎石粘结在所述的环氧粘结层上,所述的 小碎石所占的面积与所述的环氧粘结层的面积之比为65% 85%,所述的环氧粘结碎石层 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 5 3. 0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的小碎石嵌入所述的冷拌树 脂沥青混凝土层内,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5% 10%的 10 13mm的单粒径碎石,所述的单粒径碎石部分嵌入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部分 凸出于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面,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 厚度为4 6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所述的单粒径碎石凸出于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表面的部分嵌入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与所 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钢桥桥面铺装结构质量可靠、施工方便、 费用低廉且维修方便;设置环氧粘结层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钢桥面板的防腐和防水问题;在 环氧粘结层洒布小碎石形成环氧粘结碎石层,并使小碎石所占的面积与环氧粘结层的面积 之比为65% 85%,可以使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有效地嵌入环氧粘结碎石层,其主要功能是防止铺装层滑移;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环氧防水粘结层提供保护, 有效分散集中的车轮荷载,并为上面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施工提供工作平台,可增加 铺装总体的承力稳定性和防水效果;在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嵌设单粒径碎石, 使单粒径碎石部分嵌入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部分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 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以约束上面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不产生滑动位移;而防水 沥青层则用于增加层间的防水和粘结。本技术的方法对施工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不 需要特殊的施工机具、苛刻的工艺要求,工程造价相对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涂覆在钢桥面板1上的环氧粘结层2,环 氧粘结层2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4mm的小碎石31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3,小碎石 31粘结在环氧粘结层2上,小碎石31所占的面积与环氧粘结层2的面积之比为80%,环氧 粘结碎石层3上方铺设有厚度为2. 5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小碎石31嵌入冷拌树 脂沥青混凝土层4内,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5%的12mm的单 粒径碎石41,单粒径碎石41部分嵌入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部分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 混凝土层4的表面,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4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单粒径碎石41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表面的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6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5。 实施例二 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涂覆在钢桥面板1上的环氧粘结层2,环 氧粘结层2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3mm的小碎石31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3,小碎石 31粘结在环氧粘结层2上,小碎石31所占的面积与环氧粘结层2的面积之比为75%,环氧 粘结碎石层3上方铺设有厚度为2. 0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小碎石31嵌入冷拌树 脂沥青混凝土层4内,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7%的13mm的单 粒径碎石41,单粒径碎石41部分嵌入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部分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 混凝土层4的表面,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6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单粒径碎石41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表面的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6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5。 实施例三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涂覆在钢桥面板1上的环氧粘结层2,环 氧粘结层2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5mm的小碎石31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3,小碎石431粘结在环氧粘结层2上,小碎石31所占的面积与环氧粘结层2的面积之比为85%,环氧 粘结碎石层3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 5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小碎石31嵌入冷拌树 脂沥青混凝土层4内,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10 %的10mm的单 粒径碎石41,单粒径碎石41部分嵌入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部分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 混凝土层4的表面,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5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单粒径碎石41凸出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表面的部分嵌入沥青混凝土表面 功能层6,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6与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4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5。 上述钢桥桥面铺装结构的铺装方法,①将桥面钢板l喷砂除锈使其达到Sa2 3级, 粗糙度达到75 85 ii m ;②在新鲜的喷砂除锈后的钢板1表面上按0. 9 1. lkg/m2的标准立即 刮涂环氧树脂胶料构成环氧粘结层2;③在环氧粘结层2刮涂后立即洒布小碎石31,使小碎 石31粘结在环氧粘结层2上形成环氧粘结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在钢桥面板上的环氧粘结层,所述的环氧粘结层上均匀设置有一层由粒径为3~5mm的小碎石构成的环氧粘结碎石层,所述的小碎石粘结在所述的环氧粘结层上,所述的小碎石所占的面积与所述的环氧粘结层的面积之比为65%~85%,所述的环氧粘结碎石层上方铺设有厚度为1.5~3.0cm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的小碎石嵌入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内,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嵌设有面积比为5%~10%的10~13mm的单粒径碎石,所述的单粒径碎石部分嵌入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部分凸出于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表面,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厚度为4~6cm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所述的单粒径碎石凸出于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表面的部分嵌入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与所述的冷拌树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涂设有防水沥青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宏陆耀忠王仁贵卓武极潘友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意钢桥面铺装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