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banana leaf spot pathogen and other harmful fungi,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ntains tebuconazole (chemical name: (RS) - 1 - p-chlorophenyl - 4, 4 - two - 3 - methyl (1H 1, 2, 4 - three - 1 - of - 3 - methyl amyl alcohol)) and epoxiconazole (chemical name: (2RS, 3RS) - 1 - 3 - (2 - chlorophenyl) - 2, 3 - Epoxy - 2 - (4 - difluorophenyl) propyl - 1H - 1, 2, 4 - three of) two active ingredients, tebuconazole and its epoxiconazole in both weight ratio of 1: 0.1 to 1: 10.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and shows remarkable synergistic effect, and uses smaller doses to treat harmful fungi such as banana leaf spot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can exhibit strong antibacterial and bactericidal a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该杀菌剂组合物能有 效防治香蕉叶斑病菌等有害真菌,对作物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表现出很强的 抗菌和杀菌活性。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植物保护领域。本杀菌剂组合物有别于现有 的其它杀菌剂。技术背景香蕉叶斑病是为害香蕉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叶斑病主要为害香蕉叶片,引 起蕉叶干枯,明显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充实,使香蕉减产。此外,病株的果实品质欠佳、不耐贮藏,容易腐烂。对于此类病 害,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过去常用的百菌清、托布津、甲 基硫菌灵等常规杀菌剂,由于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容易导致叶斑病病原菌种群 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目前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用于杀灭有害真菌的组合物。如德国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2005年6月7曰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CN 1976583A)"大豆拌 种剂",它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选自脱甲基反应抑制剂(DMI)杀真菌剂(例如 氟环唑、丙环唑)的组合物作为大豆拌种剂抵抗大豆锈病,但仅适用于大豆拌种。又如,山东农业大学2000年2月22日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CN1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灭有害真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戊唑醇和氟环唑两种活性成分,两者的重量比在1∶0.1至1∶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强,董建生,施顺发,徐里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