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0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包括筒体、灰入口段和灰出口,灰入口段和灰出口按错位设置。筒体选用夹套式圆筒结构,夹套内能够通入第一冷却介质,筒体内还设置有呈螺旋式布置的冷却盘管,能够通入第二冷却介质。筒体还设置有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片。内径为D,冷却盘管最大直径为D<subgt;1</subgt;,搅拌叶片旋转直径为d,冷却盘管按照D‑D<subgt;1</subgt;=(1/4~1/6)D设置;搅拌叶片旋转直径按照D<subgt;1</subgt;‑30mm≥d≥(1/2)D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高粘性热灰冷却过程的粘附、结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尤其是适用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等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细灰,属于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及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1、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等燃料燃烧过程(尤其是流化床燃烧)产生的高温细灰,具有真密度小、孔隙多、粘性大等特点,在冷却过程中易板结、易粘结。目前的高温冷灰器往往在灰冷却过程中往往存在排灰不畅,容易出现搭桥堵灰现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尤其是适用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等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细灰,这些灰不仅富含碱金属,还因其燃烧过程的特殊性使灰颗粒孔隙变大,很容易出现板结的情况,从而堵塞排灰装置导致故障。本专利技术能够克服其冷却过程易粘结易板结的特点,顺利实现热灰的冷却和顺畅排出。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依据其中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包括筒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的灰入口段和灰出口,所述灰入口段和灰出口按错位设置;所述筒体选用夹套式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1)顶部和底部的灰入口段(2)和灰出口(3),所述灰入口段(2)和灰出口(3)按错位设置;所述筒体(1)选用夹套式圆筒结构,夹套内能够通入第一冷却介质,且所述筒体设置有与夹套连通的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和上部;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呈螺旋式布置的冷却盘管(4),能够通入第二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盘管(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筒体(1)设置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附的热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1)顶部和底部的灰入口段(2)和灰出口(3),所述灰入口段(2)和灰出口(3)按错位设置;所述筒体(1)选用夹套式圆筒结构,夹套内能够通入第一冷却介质,且所述筒体设置有与夹套连通的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和上部;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呈螺旋式布置的冷却盘管(4),能够通入第二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盘管(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筒体(1)设置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径为d,所述冷却盘管(4)最大直径为d1,所述搅拌叶片旋转直径为d,所述冷却盘管按照d-d1= (1/4~1/6)d设置;所述搅拌叶片旋转直径按照d1-30mm≥d≥(1/2)d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萌赵增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衡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