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5893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及该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中药领域。该缓释微丸由丸芯和包衣层组成,其中丸芯是由银杏叶总黄酮苷元和药用辅料制成,其比例分别为丸芯重的5%~80%和20%~95%;包衣层的重量为丸芯重的1~20%。该制剂可以有效控制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的体内释药速率,提高药物利用度,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脑梗塞、中风、眩晕、精神病、肾炎、支气管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肿瘤、白血病等病症中有明显的疗效。

Ginkgo leaf total flavone aglycone slow releasing micro pil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inkgo leaf total flavone aglycone slow releasing pelle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ustained release pellet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sustained-release pellets by pill core and a coating layer, wherein the pill core is composed of ginkgo leaf total flavonoid aglycone and medicin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ratio was 5% to 80% weight pellets and 20% ~ 95%; coating weight for weight 1 ~ 20% pellets. The prepara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ody of ginkgo leaf total flavonoid aglycone. The drug release rate, improve the use of drugs,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cerebral thrombosis, cerebral infarction, stroke, dizziness, mental disease, nephritis, bronchitis, Parkinson's disease, diabetes, cancer, leukemia and other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及该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银杏原产我国,以野生种 存在于我国浙江天目山、大别山等地。由于基木保持丁l. 5亿年前的生态特征,又称活化石 植物。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可益智延年、美肤护发、敛肺平喘、收涩止带。主治年老神 衰、心痛、胸闷、气逆喘咳、白带、清稀等。银杏叶黄酮类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临床治疗 和保健价值,不但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增加心脑血液流量,还有抗炎、镇痛、抗衰老、 降血脂、抗肿瘤、抗白血病、调节内分泌等功能。缓释微丸技术可以将药物成分以较小的单元被控释膜衣包裹起来,再制成临床所需的其 他固体剂型,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体内释药速率。该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药物在胃肠道表面 分布的面积大,减少胃肠道刺激的同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很少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的影 响;可将几种不同释药规律的小单元组成成多单元系统以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取得预期的 血药浓度;药物释放动力学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预测而且重现性好。银杏叶中含有大量黄酮苷类成分,其苷和苷元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引起重视。由于受到 传统中药制剂技术的影响,目前的银杏叶的制剂还停留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以适宜的技术 将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药成分制成最宜发挥药效的制剂,却正在引起中药制药领域的广泛关注, 代表了中药现代制剂的新发展方向。将银杏叶总黄酮苷元制成缓释微丸剂,不仅可以为广大 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中药制剂,更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制剂现代化提供极其有益的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银杏叶总黄酮苷元为活性成分的缓释微丸。 第二目的是提供该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它由丸芯和包衣层组成,其中丸芯是由银 杏叶总黄酮苷元和药用辅料制成,其比例分别为丸芯重的5% 80%和20% 95%;包衣层的重 量为丸芯重的1 20%。银杏叶总黄酮苷元是按现有技术从银杏叶药材中提取得到银杏叶总黄酮苷,对该有效部 位进行水解,使其中的苷类物质脱去糖基,生成更具生物活性的苷元。专利技术人经研究证实, 苷类物质经水解后所得苷元没有了糖基,其亲脂性大大增强,因而苷元较苷更易透过肠粘膜 被吸收;同时,药物的分子越小也越容易被吸收,苷水解掉所带的糖分子变成苷元后,分子 变得更小,也会更易吸收。另外,以苷元直接作为药用物质,克服了以往苷类物质在体内运 行时间长、转化效率低、转化结果不确定等因素,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节约了药 物资源。药用辅料是指制备微丸过程中所用的辅料,如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乳糖、环糊 精、EudragitRS, EudragitRL等。包衣层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缓释微丸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毒副作用小、服用次数少、可以 和流质一起服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而这些优点是通过包衣层来达到其缓释目的的。包 衣层由缓释包衣材料、增塑剂、致孔剂组成,其中缓释包衣材料占60 90%;含增塑剂占5 35%;含致孔剂占0.1 10%。其中所述缓释包衣材料可以是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乙基纤维 素水分散体、乙基纤维素粉末、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一种 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增塑剂可以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醋酸酯、二 丁基癸二酸酯、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致孔剂可以是乳糖、 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蔗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二种 以上的混合物。在包衣过程中,为了使包衣层能更加顺利,可能用到的其他一些辅料如滑石粉、十二烷 基磺酸钠、二甲基硅油等,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延伸,应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步骤分为 以下2步(1) 含药微丸的制备,以下两种方法均可a. 将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用造粒机(或包衣锅)起母并滚丸至所需的目数, 烘干,制得光滑圆球空白微丸,将空白微丸置于流化床(或包衣锅)中,银杏叶总黄酮苷元与 高分子膜衣材料以水或水与乙醇混合液,包覆于圆球空白丸芯的外层制成含药微丸。b. 将药用辅料与药物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用造粒机(或包衣锅)起母并滚丸至所需的 目数,烘干,制得光滑圆球型含药微丸。(2) 缓释层的包衣将含药微丸置于流化床(或包衣锅)中,将缓释包衣材料、致孔剂、增塑剂以水或水与乙 醇混合液配制成溶液或混悬液,喷涂于含药微丸的外层制成缓释微丸,使其增重需要的范围。将所得缓释微丸干燥后可以装入胶囊中或压成片剂,制成缓释制剂。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除了具有普通微丸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l)可以根据丸芯不同的表面积,来调整载药量的大小,以达到所需的药物释放速率; 也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及喷涂用量达到所需的溶出速率;或者可以用不同释放速 率的含药微丸混合一起,以达到所需的释放度。在处方工艺的设计上具有灵活多变的优点。(2)由于圆球形微丸的流动性较好,在包覆药物与聚合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较高的产率 及重现性,易于产业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列举实施例,进一歩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取银杏叶5kg,粉碎,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余水液加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上,分别用水、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回收 乙醇,余水液加盐酸使含酸量达2mol/L,加热水解4小时,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中性,加 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上,分别用水、20%乙醇、80%乙醇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液,回 收乙醇,减压干燥,得到银杏叶总黄酮苷元150g。 实施例2取银杏叶药材6.5kg,粉碎,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 縮,70%乙醇沉淀,回收乙醇,水液用正丁醇萃取3次,回收正丁醇液,余水液115C灭菌 15-20min,大肠杆菌菌种用无菌水配制成每毫升含108个分生孢子的悬浮液,以孢子悬液的形 式按V/W为3-10%的比例接入培养基,于26-3(TC,摇床转速140-220rpm的条件下震荡,培 养时间72-96h;终止发酵后,过滤,滤饼用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合 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剩余水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70%乙醇洗脱,收集70% 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縮,干燥,得到银杏叶总黄酮苷元178g。 实施例3取银杏叶药材9kg,粉碎,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l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 收乙醇,余水液过D101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65%乙醇洗脱,收集65%乙醇洗脱液,回收 乙醇,水液加盐酸300ml,加热水解4小时,水解液加氢氧化钠中和,过AB-8大孔树脂柱, 分别用水、65%乙醇洗脱,收集65%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喷雾千燥,得到银杏叶总黄酮苷元200g。 实施例4首先制备40-60目的母核,以微晶纤维素150g、乳糖100g为辅料。工艺参数如下:主机 转速200rpm,鼓风流量为25L/min,喷气流量为25L/min,喷气压力为0.4mPa,喷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它由丸芯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丸芯是由银杏叶总黄酮苷元和药用辅料制成,其比例分别为丸芯重的5%~80%和20%~95%;包衣层的重量为丸心重的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总黄酮苷元缓释微丸,它由丸芯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丸芯是由银杏叶总黄酮苷元和药用辅料制成,其比例分别为丸芯重的5%~80%和20%~95%;包衣层的重量为丸心重的1~2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总黄酮苷元是由银杏叶总黄酮 苷水解而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为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 乳糖、环糊精、Eudragit RS, Eudragit RL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层是由如下重量比的物质制成缓 释包衣材料60 90%,增塑剂5 35%,致孔剂O. 1 10%。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包衣材料可以是丙烯酸树脂水分散 体、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乙基纤维素粉末、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 酸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增塑剂可以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 甘油三醋酸酯、二丁基癸二酸酯、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致孔剂可以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青周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