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列车的吹扫除尘,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轨道列车吹扫方式采用人工操作,利用压缩空气吹枪直接对列车的吹扫部件进行吹扫作业。这种方式吹扫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吹扫作业溅起的灰尘不仅对车间内的其它设备造成影响,且对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传统方式吹扫方式已逐步被淘汰。因此,研发一种同时满足于吹扫和除尘两种功能的列车底部清理系统时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车底吹扫方式存在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
2、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车底吹扫机器人设置在列车轨道桥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的吹扫端朝向列车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吹扫端朝向列车(3)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将含尘气体吸入机体内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经由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的吹扫端朝向列车(3)的底部设置,两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相对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两侧,且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进气端朝向车底吹扫机器人(1)设置,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的排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车底吹扫机器人(1)和每个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均通过滑触线方式供电,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将含尘气体吸入机体内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经由分布在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边缘处的出风区以正压力排出,形成风幕墙阻止工作空间内灰尘外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吹扫机器人(1)包括车底空气压缩机(11)、车底行走部件(12)、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智能识别系统(14)和车底机械臂(15),所述车底行走部件(1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内,且车底吹扫机器人(1)通过车底行走部件(1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底空气压缩机(11)和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均安装在车底行走部件(12)的顶部,智能识别系统(14)安装在车底电气综合控制箱(13)的顶部,车底机械臂(15)安装在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顶部,且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与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底空气压缩机(1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排气端安装在车底机械臂(15)的夹持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列车智能吹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包括车侧空气压缩机(21)、车侧行走部件(22)、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车侧机械臂(24)、挡尘罩(25)、两个除尘单元(26)和两个风幕单元(27),所述车侧行走部件(22)设置在列车轨道桥(4)的一侧,且车侧吹扫除尘机器人(2)通过车侧行走部件(22)沿列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空气压缩机(21)设置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后方,且车侧空气压缩机(21)安装在车侧行走部件(22)的顶部,车侧机械臂(24)安装在车侧电气综合控制箱(23)的顶部,且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之间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排气端连通设置,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安装在车侧机械臂(24)的夹持端上,两个除尘单元(26)分别设置在车侧空气压缩机(21)的两端,且每个除尘单元(26)的底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波,刘音,王震,宋广江,栾和宇,邹磊,张洪群,李昱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威克轨道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