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using tyre to buffer automobile collision, and relates to a scheme for solving the collision reduc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flat passenger car. Including bumper, rail and ti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support sleeve, a support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a \L\ type pendulum rod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is hinged with the push rod is fixed on the vehicle body positioning Chlorophytum the wheel positioning wheel and the front bumper of the vehicle free connection; the \L\ type pendulum the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ressure rod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pline, pressure bar and the \L\ type pendulum B C segment ratio of 1 to 3: 1, the pressure rod through a spring hanging in the body, and is hinged with the pressing block, the center line of the tread block and circumferential center line; the pressing block is of a triangle shape, the lower concave arc, and lined with rubber lay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not to the original car of larg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reduce the cost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的装置,涉及一种解决汽车行业尤其是平头客货车减轻碰撞的方案。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车辆的增加、车速提高,碰撞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 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100万人,伤残人数达数千万,而国内每年车祸致死的人数超过8万, 致伤者数百万。解决汽车碰撞的核心问题是有效的缓冲吸收结构和装置,争取在碰撞事故 中做到车毁人不亡,有效地保护司乘人员。 目前的缓冲吸能思路是使车前部(轿车的发动机室部分)结构有适当的刚度,能 在碰撞中充分变形和吸收能量,但这比较困难,因它还要支撑发动机和车体等部件,其刚度 不能太小,另外其结构材料为钢构件,吸能效果也差一些。往往在许多严重碰撞事故中,大 量能量传递到驾驶室,使驾驶室严重变形,尽管有气囊,安全带等保护措施,还是会导致乘 员的伤亡。 客车和货车等车辆的驾驶室在车的最前端,基本上没有象轿车前部结构的碰撞保 护,所以一旦发生碰撞事故,那将是更危险。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 的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的装置,包括保险杠(11)、纵梁(7)和轮胎(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7)中装有一支撑套筒(6),支撑套筒(6)内装有“L”型摆杆(3),其一端与推杆(2)相铰接,推杆(2)经固定于车体上的吊兰(12)与定位轮(1)连接,定位轮(1)与车辆前保险杠(11)自由连接;“L”型摆杆(3)的另一端与压杆(4)花键垂直连接,压杆(4)与“L”型摆杆(3)的竖杆B-C段的比例为1~3∶1,压杆(4)通过弹簧(9)挂于车身上,并与压块(5)相铰接,并保证压块(5)的中心线与胎面周向中心线重合;压块(5)为三角形,下部为内凹弧形,在其内凹表面衬有橡胶层(8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的装置,包括保险杠(11)、纵梁(7)和轮胎(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7)中装有一支撑套筒(6),支撑套筒(6)内装有“L”型摆杆(3),其一端与推杆(2)相铰接,推杆(2)经固定于车体上的吊兰(12)与定位轮(1)连接,定位轮(1)与车辆前保险杠(11)自由连接;“L”型摆杆(3)的另一端与压杆(4)花键垂直连接,压杆(4)与“L”型摆杆(3)的竖杆B-C段的比例为1~3∶1,压杆(4)通过弹簧(9)挂于车身上,并与压块(5)相铰接,并保证压块(5)的中心线与胎面周向中心线重合;压块(5)为三角形,下部为内凹弧形,在其内凹表面衬有橡胶层(8);其运动关系是推杆(2)受碰撞力的作用沿A-B方向运动,推动“L”型摆杆的B-C段带动C-D段以C-D段为轴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C-D段带动压杆(4)同样做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压杆(4)带动铰接在E点的压块向轮胎(10)运动。2. —种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的装置,包括保险杠(1D、纵梁(7)和轮胎(IO),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纵梁(7)上加工有支撑点(15),直摆杆(13)的中部与支撑点(13)铰接,其 上端与推杆(2)相铰接;推杆(2)经固定于车体上的吊兰(12)与定位轮(1)连接,定位轮 (1)与车辆前保险杠(11)自由连接;直摆杆(13)的下端有一小挡板(14),并与装于纵梁 (7)上的支撑套筒(6)内的L型摆杆(3)的下端自由连接;L型摆杆(3)的另一端与 压杆(4)花键垂直连接,压杆(4)与L型摆杆(3)的竖杆B-C段的比例为1 3 : l,压 杆(4)通过弹簧(9)挂于车身上,并与压块(5)相铰接,并保证压块(5)的中心线与胎面周 向中心线重合;压块(5)为三角形,下部为内凹弧形,在其内凹表面衬有橡胶层(8);其运动 关系是推杆(2)受碰撞力的作用沿A-B方向运动,推动直摆杆(13)以支撑点(15)即F点 为支点做顺时针方向运动,直摆杆(13)推动L型摆杆(4)的H-C段带动C-D段以C-D段 为轴心做顺时针方向旋转,L型摆杆(3)的C-D段带动压杆(4)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压杆 (4)带动装于其E点的压块(5)向轮胎(10)运动。3. —种利用轮胎缓冲汽车碰撞的装置,包括保险杠(1D、纵梁(7)、横梁(16)和轮胎 (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6)上加工有支撑点(15);直摆杆(13)中部与支撑点(15) 铰连,直摆杆(13)的一端与推杆(2)相铰接;推杆(2)经固定于车体上的吊兰(12)与定 位轮(1)连接,定位轮(1)与车辆前保险杠(11)自由连接;直摆杆(13)通过装在B-I段 上的弹簧(9)与车体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压块(5)相铰接冲间推杆(17)的一端铰连在直 摆杆(13)的I-K段的中部,另一端与对应摆杆(18)的一端相铰接;对应摆杆(18)与装在 纵梁(7)上的支撑点(15)相铰连,另一端与压块(5)相铰接;两个压块(5)对称装于轮胎 (10)两侧,并且与胎面周面保持在在同一中心线上;压块(5)为三角形,与轮胎(10)相接 处的一边为内凹弧形,在其内凹表面衬有橡胶层(8);直摆杆(13)的B-I段与I-K段的比是 1 : 1 3;B-I段与I-J段的长短一致遣摆杆(13)的B-I段与I-K段的比例与对应摆杆 (18)的L-M段与M-N段的比例相同;其运动关系是推杆(2)受碰撞力的作用沿A-B方向 作用于直摆杆(13)的B端,直摆杆(13)以支撑点(15)即I点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运动, 带动K点的压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