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同步荧光技术的牛肉中掺杂猪肉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97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种基于同步荧光技术的牛肉中掺杂猪肉的检测方法,取待测肉制品破碎,然后在水中浸渍,取上清液作为肉浸液;对所述肉浸液在激发波长为240nm‑600nm,固定波长差Δλ为160nm条件下进行同步荧光光谱测定,采集到的同步荧光光谱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稳定,实现了牛肉掺假猪肉的鉴别和含量测定,为牛肉和猪肉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无需使用化学试剂,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稳定性高,利于商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步荧光技术的牛肉中掺杂猪肉的鉴别方法及掺杂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牛肉年产量达718.26万吨,且产量近五年稳步增长。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鲜美。食用牛肉可参与人体中的代谢反应并产生某些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肽类物质,使人体保持健康。此外,牛肉中含有大量的硒、铁、铜等微量元素及能满足人体日常饮食所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认识的不断加强,牛肉逐渐成为众多消费者的热门选择。牛肉和猪肉都是红肉,部分肉品企业因为牛肉的供应不足以及猪肉价格低,将猪肉掺入到牛肉中销售以牟取更高利润。肉丸、肉糜等肉制品由于从感官上难以识别区分其真实品种,更容易出现掺假肉。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实际利益。而且,部分消费者对于肉类有不同的偏好,掺假肉会导致消费者对牛肉生产丧失信任。

2、目前国内外对于掺假肉鉴定的传统方法包括质谱法、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pcr法是目前肉质鉴定的最通用方法,相应的国家标准包括gb/t 39517-2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步荧光技术的牛肉中掺杂猪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肉制品在水中浸渍,制得肉浸液,对所述肉浸液进行同步荧光光谱测定,得到光谱数据;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的固定波长差Δλ为16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的激发波长为240nm-6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浸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肉制品打碎成肉糜,然后在水中震荡10min,静置10min,过滤内容物得到上清液,即为肉浸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步荧光技术的牛肉中掺杂猪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肉制品在水中浸渍,制得肉浸液,对所述肉浸液进行同步荧光光谱测定,得到光谱数据;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的固定波长差δλ为16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的激发波长为240nm-6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浸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肉制品打碎成肉糜,然后在水中震荡10min,静置10min,过滤内容物得到上清液,即为肉浸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方法包括:将所述肉浸液放入四面通光的石英比色皿中,再放入液体样品池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得到荧光强度和波长的关系曲线,其中,牛肉的特征峰波长为280±5nm、350±5nm和420±5nm,猪肉的特征峰波长为280±5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svm定性判别模型对所述光谱数据进行鉴别,确定牛肉中是否掺杂猪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vm定性判别模型的建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朱文颖吉增涛杨信廷孙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