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东华专利>正文

一种竹型材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304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形成丰富纹理的竹型材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150-180℃的炭化工艺,充分消除竹片的内应力,增强竹片防腐性能和可调整的竹片的颜色。通过将网状竹片扭成麻花条状竹索后编制成竹辫浸胶高压热固化,可得到珍贵木材一样的纹理,且编制竹辫用的股数和编制方法不同,型材的纹理也相应变化,通过本工艺的高压处理彻底改变竹子的原形态,将竹纤维重组为新型竹型材,并得到超越木材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压热固化前将竹辫进行预压缩,减小了模压机油缸行程,降低设备高度,节约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工艺方法制备的竹型材可代替面临枯竭的珍贵木材,应用于家居、地板、门窗、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将竹子加工成竹型材的方法有关。(二)
技术介绍
已有的炭化高密度竹材的加工方法如中国专利200610021013. 2所述 炭化高密度竹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竹加工成竹片,去掉青层和死黄层,(2)将竹丝竹片劈成竹丝或碾成纵横相连的竹丝片,(3)将竹丝片或竹丝放在碳化罐中,在2-3MPa压力下,100-30(TC温下热解炭化2_3小时,(4)将热解炭化的竹丝片或竹丝浸胶,(5)将浸将后的竹丝片或竹丝在模具中经高压后固化成型材。可用于制备各种竹板、竹条。 该方法完全靠碳化步骤中竹片在碳化罐中的时间和压力决定竹片的颜色深浅,竹 片着色单调单一。产品型材只有竹纤维平直的自然纹路,在模具中高压时,由于竹丝片密度 小,所占体积大,模具也必须具有大的容积,增加成本,操作不便。碳化温度不易达到最佳的 150-220。C,碳化不充分。(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色泽和纹理可调整,强度高,操作方便,耗能少、投资省的竹材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竹型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竹材加工成宽3-40mm,长l_3mm的竹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型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竹材加工成宽3-40mm,长1-3m的竹片,(2)去除竹节后再去掉竹片的青层和黄层,将竹片碾压成网状,或不去青黄直接碾压成网状,(3)将网状竹片送入碳化罐中,放入蒸汽升压至3-4MPa,每保压25分钟由排气阀排一次蒸汽,排气后再送入蒸汽增压至3-4MPa,如此循环4-12次使温度保存在150-180℃之间;或者将网状竹片送入烘窑加热至180-220℃,放入蒸汽升压到0.5-1MPa,保压时间2-6小时,或者将网状竹片用染料染色,(4)将网状竹片扭成麻花状竹索,再将至少两条竹索,编制成竹辫,将竹辫烘干至含水率15%以下,(5)将烘干的竹辫放入温度35-50...

【技术特征摘要】
竹型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竹材加工成宽3-40mm,长1-3m的竹片,(2)去除竹节后再去掉竹片的青层和黄层,将竹片碾压成网状,或不去青黄直接碾压成网状,(3)将网状竹片送入碳化罐中,放入蒸汽升压至3-4MPa,每保压25分钟由排气阀排一次蒸汽,排气后再送入蒸汽增压至3-4MPa,如此循环4-12次使温度保存在150-180℃之间;或者将网状竹片送入烘窑加热至180-220℃,放入蒸汽升压到0.5-1MPa,保压时间2-6小时,或者将网状竹片用染料染色,(4)将网状竹片扭成麻花状竹索,再将至少两条竹索,编制成竹辫,将竹辫烘干至含水率15%以下,(5)将烘干的竹辫放入温度35-50℃的平衡处理房,进行水分平衡8-36小时,(6)将水分平衡后的竹辫浸胶,采用常规浸胶或真空浸注,固体胶量控制在5-12%,(7)将浸胶后的竹辫在80℃以下低温快速烘干,竹辫含水量在10-30%,(8)将竹辫拉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华陈悦梅
申请(专利权)人:周东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