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以及使用该电极的冷阴极荧光管。技术背景冷阴极荧光管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冷阴 极荧光管具有细口径的玻璃管和一对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该玻璃管内部封入有Hg和Ar、 Ne等惰性气体的同时,内壁面上涂敷有荧光体;所述一 对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沿管轴方向在该玻璃管内的两端相对而设。通过对 一对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间加高压,在冷阴极荧光管内产生电场,从非加 热状态的阴极(冷阴极)放射出电子。接着,因该电子与Hg原子产生碰撞 而使Hg原子被激发,该Hg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迁移时放射出的紫外线照 射到荧光体上,由此,从该荧光体放射出可见光。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已知有一种实质上仅由 Mo构成的电极(参照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00-133201号公报)。所述冷阴极 荧光管用电极虽然管电压较低能源效率较好,但存在有如下问题即,由 于Mo价格昂贵,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因为Mo硬度很大,将其加工成 电极比较困难。因此,作为为了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并得到较良好的加工性而降低 Mo含量的电极,已知有如下一种冷阴极荧光管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其特征在于:由合金构成,所述合金含有以质量计相对于总量为0.1~30%范围的Mo、以及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6 2008-236417;JP 2009-2-3 2009-022840;J1.一种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其特征在于由合金构成,所述合金含有以质量计相对于总量为0.1~30%范围的Mo、以及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含有以质量计相对于总量为0.1 10%范围的Mo。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含有以质量计相对于总量为1.5 5.5M范围的Mo。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管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含有以质量计相对于总量为5%以下的Ru。5.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宽幸,山本晋司,村田英夫,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