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在具备多个
冷阴极荧光管(线状光源)(9)的背光源装置(8)中,相对于通过扩
散板(发光面)(10)的与冷阴极荧光管(9)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正交
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CL),使设置在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的冷阴极荧光
管(9)的间距,与相对于中心线(CL)设置在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的
冷阴极荧光管(9)的间距相互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装置,特别涉及设置有冷阴极荧光管等线状光 源的背光源装置以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例如在家庭用的电视接收装置中,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 表,设置有与以往的显像管相比具有薄型、轻量等诸多特长的作为平 板显示部的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越来越成为主流。在这种液晶显示装 置中,设置有发光的背光源装置,和通过对来自设置于背光源装置的 光源的光发挥光闸的作用而显示期望的图像的液晶面板。而且,在电 视接收装置中,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上显示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中所 包含的文字、图像等信息。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根据光源相对于液晶面板的配置方法,大体上分为正下方型和边光型,但是在设置有20英寸以上的液晶 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边光型相比, 一般使用容易实现高亮度、 大型化的正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即,正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构成为 在液晶面板的背后(非显示面)侧配置有多个线状光源,因为能够在 液晶面板的很靠近的背面侧配置线状光源,所以能够使用大量的线状 光源,容易获得高亮度,适宜于实现高亮度、大型化。并且,因为正 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的装置内部是中空结构,所以即使进行大型化也 为轻质量,适宜于实现高亮度、大型化。此外,在正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中, 一般而言,作为线状光源的 多个冷阴极荧光管以一定的间距平行地排列,来自这些冷阴极荧光管 的出射光从与上述液晶面板相对配置的发光面作为平面状的面状光向 该液晶面板射出。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 一般测定液晶面板的中心位置的 (正面)亮度,然后根据其测定结果对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性能进行评价。因此,在背光源装置中,要求提高上述中心位置的亮度。因此,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例如如在日本特开2004-287226 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公开有使多个冷阴极荧光管的间距在发光面的 中心部较窄,随着朝向周边部一侧而逐渐增大间距排列。而且,在该 现有例中,还提案有以上述的间距排列多个冷阴极荧光管,使得其相 对于通过发光面的中心的中心线为上下对称,由此能够改善上述中心 位置的高亮度化和亮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 其使用状态、周围温度等使用环境,或冷阴极荧光管的设置数量和种 类等,使得在从发光面朝向液晶面板(外部)发出的上述面状光中产 生亮度不均。具体而言,例如在家庭用的电视接收装置中,通常将显示面设置 为与重力的作用方向(铅直方向)平行,因此,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 中,与上述显示面平行地设置的发光面也与铅直方向平行地设置。此 外,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多个冷阴极荧光管被收纳在框体的内部, 而且,为了防止封入冷阴极荧光管的内部的水银因重力而集中到铅直 方向的下侧,在使冷阴极荧光管的长度方向为与垂直于上述铅直方向 的方向平行的状态下, 一般在上述框体内部沿着铅直方向将多个冷阴 极荧光管排列成一列。因此,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在对冷阴极荧 光管进行点亮驱动时,在上述框体的内部产生上下的温度梯度,即在 框体的上部与下部产生温度差。另一方面,在上述那样的冷阴极荧光管中,按照封入其内部的水 银的蒸汽气压,发光效率发生变化,发光量也变化。因此,在现有的 背光源装置中,当如上述那样在框体内部产生温度差时,多个冷阴极 荧光管按照在框体内部的设置位置,其周围温度相互不同,进一步上 述水银的蒸汽气压也相互不同。结果,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多个 冷阴极荧光管的发光效率互不相同,发光量变得不均匀,产生亮度不 均。特别是,响应液晶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化的要求,在削减冷阴极荧光管的设置数量的情况下,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冷阴极荧光管的 间距增大,由此容易产生亮度不均。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防止产生亮度不均的 背光源装置,以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源装置为包括多个线状光源和 发出来自上述线状光源的光的发光面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多个的各线状光源中,以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并且,上述多个线状光源按照相对于通过上述发光面的与上述长度方向 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设置在上述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的线 状光源的间距,与相对于上述中心线设置在上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 的线状光源的间距相互不同的状态设置。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背光源装置中,多个线状光源按照相对于发 光面的上述中心线,设置在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的线状光源的间距,与 相对于该中心线设置在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线状光源的间距相互不 同的状态设置。即,与一律以规定的间距排列多个线状光源的上述现 有例不同,能够按照使用环境和线状光源的设置数目等,以适当的间 距排列多个的各线状光源,能够容易地使多个线状光源的各自的发光 量均匀化。结果,与现有例不同,能够容易地防止向外部发出的光产 生亮度不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上述多个的各线状光源优选以与上 述发光面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正交方向排列成一列。在此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能够更容易地防 止产生亮度不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设置有对上述多个线状光源进行点 亮驱动的点亮驱动电路,并且,在上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优选使用通 过上述点亮驱动电路进行点亮驱动时的温度分布和上述线状光源的发 光特性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在此情况下,在背光源装置中,在掌握上述温度分布和发光特性 的状态下,因为多个的各线状光源更适当地设置,所以能够更容易且 可靠地防止产生亮度不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在上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由外部装置产生的热引起的温度上升量的上述温度分布和上述 线状光源的发光特性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在此情况下,因为能够可靠地排除因外部装置产生的热引起的周 围温度变动的坏影响,所以能够更容易且更可靠地防止产生亮度不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也可以使用收纳上述多个线状光源 的框体,并且,在上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基于设置在上述框体的 内部的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上述温度分布和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 特性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在此情况下,能够在掌握基于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同时,更 适当地设置多个的各线状光源,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防止产生亮度不 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也可以使用收纳上述多个线状光源 的框体,并且,在上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基于设置在上述框体的 外部的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上述温度分布和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 特性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在此情况下,能够在掌握基于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同时,更 适当地设置多个的各线状光源,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防止产生亮度不 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也可以使用收纳上述多个线状光源 的框体,并且,在上述多个线状光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基于安装在上述框体的 外侧表面的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上述温度分布和上述线状光源的 发光特性决定线状光源的间距。在此情况下,能够在掌握基于冷却装置的温度下降量的同时,更 适当地设置多个的各线状光源,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防止产生亮度不 均。此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上述多个的各线状光源可以是冷阴 极荧光管或热阴极荧光管。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构成成本低廉且消耗电力较少的背光源装置。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装置,其包括多个线状光源和发出来自所述线状光源的光的发光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的各线状光源中,以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并且, 所述多个线状光源按照以下状态设置,即,相对于通过所述发光面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设置在所述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的线状光源的间距,与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设置在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线状光源的间距相互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健太郎,黑水泰守,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