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叠模输送机包括型箱、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程序控制器,型箱设在输送线上,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设在输送线正上方的支架上,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机械手均包括叠模装置、水平运动气缸、水平运动导轨和机械手支架,水平运动导轨设在机械手支架上,叠模装置设在水平运动导轨上,水平运动气缸一端设在叠模装置上,另一端设在机械手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叠模输送机按程序控制器设好的程序实现自动化工作,达到叠层型箱输送的目的,生产效率高,卫生条件大大提高,且可根据不同的豆制品品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完成叠加输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模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机械行业,尤其涉及一种豆腐干、腐乳、豆腐等豆制品生产线上的叠模输送机。 [
技术介绍
] 由豆浆制作为豆腐干、腐乳、豆腐等豆制品需要经过凝固、破脑、分配、压榨、深加 工等过程,豆浆加入凝固剂变成豆腐脑,豆腐脑经过打碎破脑后,再倒入型箱,再把装有碎 豆腐脑的型箱叠成多层,放入压榨机压榨成豆腐坯,再经过深加工成豆腐干、腐乳、豆腐等 豆腐制品。现有技术中将装有碎豆腐脑的型箱叠成多层,以及将多层装碎豆腐脑的型箱往 压榨机输送的过程是采用手工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低,卫生条件差、生产出的豆腐干、腐乳 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模输送机,其具有操 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卫生条件好的特点。 本技术提供的叠模输送机,包括型箱、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 机械手、支架和程序控制器,型箱设置在输送线上,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 均设置在输送线正上方的支架上,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和程序 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叠模装置、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和第 一机械手支架,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一机械手支架上,所述叠模装置设置在第 一水平运动导轨上,可沿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做水平运动,所述的叠模装置设置为两个,且相 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一端固定在第一机械手的其中一个叠模装置的安装板 上,另一端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一机械手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的安装 板相互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一水平运 动导轨滑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与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 二水平运动气缸、第二水平运动导轨、第二机械手支架和第二水平支杆,所述第二水平运动 导轨设置在第二机械支架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杆设置在第二水平 导轨上,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气缸设置在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第二水平运动 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二水平支杆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支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机械手支架 上,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在第二水平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二水平运动导轨滑动,所述 第二机械手支架设置在顺着输送线运动方向的第一机械手支架的后面,第二水平运动气缸 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三水平运动气缸、第三水平运动 导轨、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第三水平支杆,所述第三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三机械支架上,所 述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和第三水平支杆均设置在第三水平运动导轨上,所述第三水平运 动气缸设置在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第三水平运动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三 水平支杆一端连接,第三水平支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机械手支架上,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在第三水平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三水平运动导轨滑动,所述第三机械手支架设置在顺着输送线运动方向的第二机械手支架的后面,第三水平运动气缸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的叠模装置包括短手臂、安装板、夹紧气缸、夹紧导杆、升降运动气缸、机械手安装板和机械手提升板,所述安装板设在第一机械手支架上,安装板下方设有机械手提升板,升降运动气缸竖向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下端与机械手提升板固定连接,机械手安装板设置在机械手提升板下方,固定相连,短手臂下部设置挂钩,短手臂通过夹紧气缸与机械手安装板相连,每个叠模装置中短手臂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两个,且短手臂以机械手安装板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短手臂的下端部设置在机械手安装板下方,升降运动气缸、夹紧气缸均与均程序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叠模装置包括四个短手臂、两个夹紧气缸、六个水平夹紧导杆,水平夹紧导杆、夹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械手安装板与机械手提升板之间,水平夹紧导杆以及夹紧气缸一端均与短手臂相连,另一端均和机械手安装板相连,短手臂以机械手安装板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每侧的两个短手臂固定相连,且每侧的短手臂与一个夹紧气缸和三个水平夹紧导杆相连。 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皆采用皮带或齿轮和齿条配套结构或螺旋杆之一代替,且皮带或齿轮和齿条配套结构或螺旋杆皆由电机驱动。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的叠模装置通过夹紧气缸和夹紧导杆控制短手臂空闲时处于打开,工作时处于合拢状态,夹住装有碎豆腐脑的型箱;升降运动气缸的设置可带动短手臂、夹紧气缸、夹紧导杆、机械手安装板和机械手提升板整体上下移动;水平运动气缸的设置使得叠模装置可沿着水平运动滑轨滑动;本技术叠模输送机按照程序控制器中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实现自动化工作过程,达到叠层型箱输送的目的,生产效率高,不需人工操作,卫生条件大大提高,而且可根据不同的豆制品品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完成叠加输送。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叠模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叠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三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叠模输送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模输送机,包括型箱、输送线1、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第三机械手4、支架和程序控制器,型箱设置在输送线1上,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和第三机械手4均设置在输送线1正上方的支架上,输送线1、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和第三机械手4均和程序控制器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机械手2包括叠模装置、第一水平运动气缸22、第一水平运动导轨24和第一机械手支架21,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导轨24设置在第一机械手支架21上,所述叠模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平运动导轨24上,可沿第一水平运动导轨24做水平运动,所述的叠模装置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叠模装置包括短手臂5、安装板6、夹紧气缸7、夹紧导杆8、升降运动气缸9、机械手安装板10和机械手提升板ll,所述安装板6设在第一机械手支架21上,安装板6下方设有机械手提升板11 ;升降运动气缸9竖向设置在安装板6的上方,下端与机械手提升板11固定连接;机械手安装板10设置在机械手提升板11下方,固定相连,短手臂5下部设置挂钩,短手臂5通过夹紧气缸7与机械手安装板10相连,每个叠模装置中短手臂5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两个,且该两个短手臂5以机械手安装板10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短手臂5的下端部设置在机械手安装板10下方。本实施例中,每个叠模装置包括四个短手臂5、两个夹紧气缸7、六个水平夹紧导杆8,水平夹紧导杆8、夹紧气缸7固定设置在机械手安装板10与机械手提升板11之间,水平夹紧导杆8以及夹紧气缸7 —端均与短手臂5相连,另一端均和机械手安装板10相连,短手臂5以机械手安装板10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每侧的两个短手臂5固定相连,且每侧的短手臂5与一个夹紧气缸7和三个水平夹紧导杆8相连。夹紧导杆8和夹紧气缸7可调整水平方向短手臂5之间的宽度,程序控制器给夹紧气缸7指令控制短手臂5合拢或打开,所述短手臂5用于夹持装有碎豆腐脑的型箱。所述第一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叠模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型箱、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程序控制器,型箱设置在输送线上,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设置在输送线正上方的支架上,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叠模装置、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和第一机械手支架,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一机械手支架上,所述叠模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平运动导轨上,可沿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做水平运动,所述的叠模装置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一端固定在第一机械手的其中一个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另一端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一机械手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的安装板相互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一水平运动导轨滑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与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二水平运动气缸、第二水平运动导轨、第二机械手支架和第二水平支杆,所述第二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二机械支架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杆设置在第二水平导轨上,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气缸设置在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第二水平运动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二水平支杆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支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机械手支架上,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在第二水平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二水平运动导轨滑动,所述第二机械手支架设置在顺着输送线运动方向的第一机械手支架的后面,第二水平运动气缸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三水平运动气缸、第三水平运动导轨、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第三水平支杆,所述第三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三机械支架上,所述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和第三水平支杆均设置在第三水平运动导轨上,所述第三水平运动气缸设置在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第三水平运动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三水平支杆一端连接,第三水平支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机械手支架上,第三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在第三水平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三水平运动导轨滑动,所述第三机械手支架设置在顺着输送线运动方向的第二机械手支架的后面,第三水平运动气缸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的叠模装置包括短手臂、安装板、夹紧气缸、夹紧导杆、升降运动气缸、机械手安装板和机械手提升板,所述安装板设在第一机械手支架上,安装板下方设有机械手提升板,升降运动气缸竖向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下端与机械手提升板固定连接,机械手安装板设置在机械手提升板...
【技术特征摘要】
叠模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型箱、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程序控制器,型箱设置在输送线上,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设置在输送线正上方的支架上,输送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均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叠模装置、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和第一机械手支架,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一机械手支架上,所述叠模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平运动导轨上,可沿第一水平运动导轨做水平运动,所述的叠模装置设置为两个,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一端固定在第一机械手的其中一个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另一端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一机械手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的安装板相互连接,第一机械手的两个叠模装置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一水平运动导轨滑动,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与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二水平运动气缸、第二水平运动导轨、第二机械手支架和第二水平支杆,所述第二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二机械支架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杆设置在第二水平导轨上,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气缸设置在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的安装板上,第二水平运动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第二水平支杆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支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机械手支架上,第二机械手的叠模装置在第二水平气缸的推动下可沿着第二水平运动导轨滑动,所述第二机械手支架设置在顺着输送线运动方向的第一机械手支架的后面,第二水平运动气缸和程序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机械手包括一个叠模装置、第三水平运动气缸、第三水平运动导轨、第三机械手支架和第三水平支杆,所述第三水平运动导轨设置在第三机械支架上,所述第三机械手的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满,
申请(专利权)人:高树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