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0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基于无人机多源感知、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图像智能识别与变化检测技术的进行林草光伏互补项目监测评估,能够快速、准确识别适宜建设区域,能够匹配建设模式与措施推荐,可量化评估项目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能够对施工过程中违规行为自动监测预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人工现地调查验证工作量大,林草光伏互补适宜性评价存在主观性,建设模式与未来效益难以预估,施工过程发生越界或违规风险难以及时发现等问题,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信息采集高效、适宜性评价客观、模式及效益可系统量化、施工越界或违规风险能及时发现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草光伏互补,涉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光伏发电成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林地、草地为光伏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按照目前行业政策的要求,在林地、草地上发展光伏必须按照林光互补、草光互补方式建设管理。但是林草光伏互补项目在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在重要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阶段中,仍然采用传统人工资料查阅及现地调查方式,方法效率低且缺少客观数据模型支撑。

2、在光伏建设和林草资源保护中往往侧重某一方面,缺少适用林草光伏互补不同场景的模式分析及综合效益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因超占多占林草资源或不符合林草光伏互补标准而被勒令停工整改的情况,给建设主体和项目带来严重风险及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克服林草光伏互补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环节中缺少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监测评估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最新林草湿资源年度监测成果为基础,对林地、草地图斑进行筛选提取,获取林草资源矢量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出可利用或有潜力开展林草光伏互补的地块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人机搭载包括正射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传感器,以林草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最新林草湿资源年度监测成果为基础,对林地、草地图斑进行筛选提取,获取林草资源矢量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出可利用或有潜力开展林草光伏互补的地块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无人机搭载包括正射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传感器,以林草光伏评估对象为目标;一次性采集区域内的正射影像、多光谱影像、激光点云数据信息,数据处理后得到包括数字地表模型、数字高程模型、近红外光谱影像、热红外光谱影像、数字高度模型在内的多维数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源数据信息进行以下处理获得评价因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与模型分析的林草光伏互补评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志强许晓伟王孝康侯耀宗王周王振宇林洋井涛胡云云张吉张小波王高陈喆田丛瑞赵尚林潘磊饶月明袁晖王含予秦亚伟覃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