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45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鼠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贯穿设在终端壳体内的图像采集筒,图像采集筒上下两侧对称连通有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与图像采集筒之间转动设有隔离环,隔离环上开有与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对应的功能孔,终端壳体内设有带动隔离环转动的动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鼠害监测系统中监测终端在长时间使用后,引诱食物效果降低或者引诱食物吃完后,需要不断添加食物的问题。需要不断添加食物的问题。需要不断添加食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鼠害监测
,具体公开了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鼠类生态调控能力的稳步不前、各地区灭鼠工作的不平衡发展,致使农田鼠害呈现局部暴发且危害较重的情形,防鼠控鼠变得紧迫而又艰巨,鼠害治理工作仍存在层层阻碍需要突破。因此,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采用图像自动采集、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识别、无线传输等多项技术融合构建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鼠情的实时监测管理。
[0003]草原鼠害是指在草原地区大量滋生的鼠类(如鼠、鼹鼠、仓鼠等)对农作物和草原植被造成的破坏。
[0004]在草原鼠害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监测点布设若干鼠害监测终端并引导老鼠进入监测终端完成图像采集,从而便于鼠害监测系统根据老鼠的尺寸、数量、觅食频率对鼠害进行监测,而为了引诱老鼠进入监测终端通常是采取食物引诱的手段,但是由于草原环境复杂,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快,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后,食物气味消散,引诱效果降低,同时若引诱食物被老鼠吃完,此时监测系统要么暂时失去采集功能,要么需要人工不断添加食物,从而造成工作量变大,因此,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鼠害监测系统中监测终端在长时间使用后,引诱食物效果降低或者引诱食物吃完后,需要不断添加食物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贯穿设在终端壳体内的图像采集筒,图像采集筒上下两侧对称连通有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与图像采集筒之间转动设有隔离环,隔离环上开有与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对应的功能孔,终端壳体内设有带动隔离环转动的动力组件。
[0007]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0008]1、在终端壳体内安装好各种控制单元、供电组件、数据储存传输组件,图像采集筒内安装红外摄像头,便可形成与传统鼠害监测终端一致的检测设备,从而便于进行鼠害监测。
[0009]2、将引诱实物放置在图像采集通道,便可引诱老鼠进入图像采集筒,从而完成数据采集。
[0010]3、在长时间的监测后,食物被老鼠吃完后,可转动隔离环,使得隔离环上的功能孔对准食物储存斗,此时食物储存斗内的食物便可根据重力落在图像采集筒内,从而完成食物的添加;若食物引变质等造成引诱效果降低,此时使得隔离环上的功能孔对准食物排料
通道,此时图像采集筒内的变质食物便可排出图像采集筒,再将隔离环上的功能孔对准食物储存斗,食物落在食物排料通道的上方并由于隔离环阻挡,此时便可完成食物的替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单一的隔离环,完成食物的添加以及食物的替换过程,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因此便于在本领域中推广使用。
[0012]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接在隔离环外的传动齿环以及与传动齿环啮合的传动齿轮,终端壳体内设有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的舵机。便于转动隔离环。
[0013]进一步,所述隔离环外固接有环形的滑块,终端壳体内设有可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提高隔离环的使用稳定性。
[0014]进一步,所述终端壳体外设有光伏板。方便在户外使用时,对整个监测装置进行供电。
[0015]进一步,所述图像采集筒两端设有排水槽。可防止在户外监测使用时,雨水进入图像采集筒后,影响引诱食物。
[0016]进一步,所述终端壳体内外设有搬运扶手。便于布设和拿取。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的俯剖视图;
[0020]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中图像采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终端壳体1、图像采集筒2、光伏板3、密封盖4、食物储存斗5、搬运扶手6、隔离环7、功能孔8、滑块9、传动齿环10、传动齿轮11、舵机12、红外摄像头13、排水槽14、食物排料通道15、通孔16。
[0023]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个终端壳体1,终端壳体1内设置控制单元、蓄电池、数据储存传输单元,终端壳体1外转动设置了一个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光伏板3,终端壳体1上表面贯穿安装了一个食物储存斗5,食物储存斗5上表面设置了一个用于密封食物储存斗5的密封盖4,终端壳体1上表面还转动设置了一个搬运扶手6。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终端壳体1内水平贯穿设在了一个图像采集筒2,图像采集筒2上侧均安装了一个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红外摄像头13,当有老鼠进入图像采集筒2时红外摄像头13感应后自动完成图像采集,终端壳体1的下表面贯穿安装了一个食物排料通道15,图像采集筒2的上侧以及下侧均开有一个用于连通食物储存斗5以及食物排料通道15的通
孔16,通孔16、食物储存斗5以及食物排料通道15均在同一个竖直的轴心上。如图2所示,图像采集筒2下侧设置两个贯穿终端壳体1的排水槽14,且通孔16位于两个排水槽14之间。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食物储存斗5以及食物排料通道15与图像采集筒2之间转动设有一个可堵住通孔16的隔离环7,隔离环7上开有一个使得食物储存斗5以及食物排料通道15与通孔16连通的功能孔8,隔离环7后端外侧安装了一个传动齿环10,传动齿环10上啮合有一个传动齿轮11,图像采集筒2上安装了一个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的舵机12;隔离环7前端外车焊接了一个环形的滑块9,终端壳体1内设有可供滑块9滑动的滑槽。
[0026]使用时,将若干本装置根据监测要求以及监测密度布设在对一个的检测点上,若在户外使用,可安装光伏板3,若在室内使用,则取下光伏板3,然后在食物储存斗5内装满引诱食物,盖上密封盖4,便可投入使用。注意放置食物是需避免功能孔8与任何一个通孔16对接。
[0027]使用时,首先利用舵机12工作,使得隔离环7转动一周,同时需保证隔离环7的功能孔8先经过下方通孔16再经过上方通孔16,此时在功能孔8转动至食物储存斗5以及图像采集筒2上方的通孔16时,就有一部分食物落入图像采集筒2下方的通孔16内,并落在隔离环7的内侧,便可投入使用。
[0028]长时间监控使用后,便可按照上述要求,隔离环7转动一周并保证隔离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贯穿设在终端壳体内的图像采集筒,图像采集筒上下两侧对称连通有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与图像采集筒之间转动设有隔离环,隔离环上开有与食物储存斗以及食物排料通道对应的功能孔,终端壳体内设有带动隔离环转动的动力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鼠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接在隔离环外的传动齿环以及与传动齿环啮合的传动齿轮,终端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王洁堃何亮亮耿一豪张菊李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