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53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散热金属条阵列;箱体内顶面设置有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以及紫外杀菌模块;箱体背面设置有温湿度控制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加热和风循环控制装置箱体内温度和湿度,利用特定光谱组合光进行补光促进腋芽有效生长,同时利用紫外消杀功能实现腋芽培育全过程的细菌消杀,避免重金属的污染且极大降低细菌感染的腋芽死亡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腋芽培育全链条的细菌消杀,同时能够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可基于铁皮石斛需求光照的特定光谱段进行人工补光,极大的促进了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成功率,且突破了地域培育的限制,有效促进了铁皮石斛人工培育的产业化。的产业化。的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可用于热病津伤、胃阴不足、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铁皮石斛含有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因此,铁皮石斛在临床及中药复方中被广泛采用。由于铁皮石斛种子无胚乳,需与特种真菌共生才能萌发,自然繁殖率低,加上人为过度采挖和破坏,野生资源已极为匮乏,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一濒危物种,并有效利用其药用价值,对铁皮石斛进行人工繁育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0003]现阶段众多研究者在探索利用植物组织技术对铁皮石斛进行人工繁育,在人工培育中大多要经过外植体灭菌、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培养、组培苗移栽驯化等步骤,其中在无菌体建立和腋芽诱导阶段最为关键,经常会受到细菌污染而宣告失败。传统对组织体进行灭菌的方式采用乙醇清洗、氯化汞浸泡等方式,只能进行初始阶段灭菌且易引入重金属,无法对培养基中细菌进行消杀,且无法保证腋芽培养全过程的灭菌。同时,在人工繁育过程中,温湿度、光照因素也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铁皮石斛人工繁育过程中腋芽细菌感染导致死亡率高、温湿度不均造成成活率低、补光条件差造成生长缓慢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腋芽培育全链条的细菌消杀,同时能够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可基于铁皮石斛需求光照的特定光谱段进行人工补光,极大的促进了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成功率,且突破了地域培育的限制,有效促进了铁皮石斛人工培育的产业化。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散热金属条阵列;
[0007]箱体内顶面设置有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以及紫外杀菌模块;箱体背面设置有温湿度控制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
[0008]进一步的,散热金属条阵列包括多个散热金属条。
[0009]进一步的,箱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0010]进一步的,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补光灯带,相邻两个补光灯带之间设置紫外杀菌模块。
[0011]进一步的,紫外杀菌模块包括一排紫外消杀灯珠,第一排的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到箱体顶面的顶边的距离为L1,第一排的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到箱体顶面的侧边的距离为L2,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到第二个紫外消杀灯珠的距离为L3,第一排的紫外消杀灯珠与第二排紫外消杀灯珠之间的距离为L4;L1=L2=L3=L4。
[0012]进一步的,补光灯带包括若干红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与黄光LED灯珠。
[0013]进一步的,进风口处覆盖有过滤网。
[0014]进一步的,出风口处集成有风扇。
[0015]进一步的,箱体的内壁设置镜面。
[0016]进一步的,箱体正面集成有温湿度控制面板、补光时长控制面板与紫外消杀时长控制面板;温湿度控制面板与温湿度控制模块相连,补光时长控制面板与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相连,紫外消杀时长控制面板与紫外杀菌模块相连。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集温湿度控制模块、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紫外杀菌模块于一体,利用加热和风循环控制装置箱体内温度和湿度,利用特定光谱组合光进行补光促进腋芽有效生长,同时利用紫外杀菌模块的紫外消杀功能实现腋芽培育全过程的细菌消杀,避免重金属的污染且极大降低细菌感染的腋芽死亡率。温湿度控制模块能够有效调节装置箱体内湿度和温度,可以结合腋芽不同阶段进行调控,回避了南北不同气候对腋芽培育的影响,突破了地域培育的限制。
[0019]进一步的,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的每条灯带内集成有红光灯珠、蓝光灯珠与黄光灯珠,且红光灯珠波长为620nm,蓝光灯珠波长为455nm,黄光灯珠波长为580nm,以最适宜腋芽生长的组合光谱进行补光,实现总光照度控制在50

100μmol/(m2·
s),极大促进腋芽的生长发育。
[0020]进一步的,本技术装置箱体的内壁全采用镜面反光,对可见光范围实现≥95%的反光,有效利用各个角度的光照,实现腋芽的全方位补光。
[0021]进一步的,紫外杀菌模块包括紫外LED灯珠阵列,紫外灯珠波长范围可选择280nm

340nm之间,灯珠之间间距为10cm,保证消杀区域有一定重叠覆盖,充分保证消杀质量。
[0022]进一步的,本技术装置箱体正面集成有温湿度控制面板、补光时长控制面板与紫外消杀时长控制面板,能够实现数据的同时调控和监测。
[0023]进一步的,在本装置箱体的箱体门上有观察窗,能够实时观测箱体内腋芽培育状况。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装置培育箱内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装置培育箱内顶上补光灯带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装置箱体后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

散热金属条;2

温湿度显示屏;3

补光时长显示屏;4

电源开关;5

紫外光消杀时间显示屏;6

箱门连接杆;7

观察窗;8

把手;9

补光等带;10

紫外消杀灯珠;11

红光LED灯珠;12

蓝光LED灯珠;13

黄光LED灯珠;14

进风口;15

出风口;16

温湿度控制模块;17

电源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2]根据本技术中的铁皮石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上设置有散热金属条阵列;箱体内顶面设置有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以及紫外杀菌模块;箱体背面设置有温湿度控制模块(16)、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金属条阵列包括多个散热金属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光谱LED组合补光模块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补光灯带(9),相邻两个补光灯带(9)之间设置紫外杀菌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腋芽培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杀菌模块包括一排紫外消杀灯珠(10),第一排的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10)到箱体顶面的顶边的距离为L3,第一排的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10)到箱体顶面的侧边的距离为L1,第一个紫外消杀灯珠(10)到第二个紫外消杀灯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王孝康王周李宏韬李强崔涵闵志强刘子凡孙景梅满子源潘磊饶月明白婷赵尚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