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01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PP预成型芯轴、定位块及成型棒,PP预成型芯轴上开设有第一和第二定位凹槽,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和定位缺槽,定位缺槽具有定位槽壁;(2)将定位块分别固定于第一和第二定位凹槽中,以得到第一组合体;(3)将第一碳纤维布之边缘被定位槽壁所定位地缠绕于第一组合体上;(4)将成型棒插入定位块之定位孔中,且使成型棒上的碳纤维布之边缘被定位槽壁所定位,以得到第二组合体;(5)将第二碳纤维布缠绕于第二组合体后再放入风压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以及(6)将定位块、成型棒及PP预成型芯轴从取出,得到具有内埋导管的碳纤维自行车架成型品;以确保内埋导管末端平齐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在碳纤维车架的成型过程中,离不开碳纤维布使用,先通过碳纤维布贴出与产品一样模一的造型(又称碳纤维预成型件),接着,将碳纤维预成型件放置于风压成型模具中的下模处,然后,将风压成型模具的上模与下模盖合,最后,将该风压成型模具放置于成型台上,由成型台往碳纤维预成型件吹气、加热固化和冷却定型,从而使碳纤维预成型件变成碳纤维车架。

2、其中,在碳纤维自行车架中,会涉及从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部走线需要,故在碳纤维自行车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内埋导管的成型。

3、目前,在现有带有内埋导管的碳纤维自行车架生产过程中,由于树脂的溢流、纱片的挤压而导致所成型出来的碳纤维自行车架内的内埋导管之端口参差不齐,一方面影响外观,另一方面还存在刮线及刮伤手的问题。

4、因此,急需要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来克服上述一个或多个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以以确保成型出来的碳纤维自行车架中的内埋导管末端平齐美观,防止刮线和刮伤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包括步骤有:(1)提供pp预成型芯轴、定位块及成型棒,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开设有用于隔开预设距离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和贯穿该定位块之第一侧的定位缺槽,所述定位缺槽具有与所述定位块之第一侧相对的定位槽壁,所述定位孔还贯穿所述定位槽壁;(2)将所述定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中,以得到第一组合体;(3)提供第一碳纤维布,将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缠绕于所述第一组合体上,且使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边缘被所述定位槽壁所定位;(4)将缠绕有碳纤维布的成型棒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中一者处的定位块之定位孔中,且使该成型棒上的碳纤维布之边缘被该定位块之定位槽壁所定位;再使成型棒相对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中另一者处的定位块之定位孔中,以得到第二组合体;(5)提供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组合体在缠绕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后放入风压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碳纤维自行车架初品;以及(6)将定位块、成型棒及pp预成型芯轴从碳纤维自行车架初品中取出,从而得到具有内埋导管的碳纤维自行车架成型品。

3、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定位块之定位缺槽中的定位槽壁来确保缠绕于第一组合体的第一碳纤维布之边缘与成型棒上的碳纤维布之边缘平齐,从而使得成型出来的碳纤维自行车架成型品中的内埋导管之末端平齐外观,从而防止刮线及刮伤手。

4、较佳地,所述成型棒缠绕碳纤维布的步骤可在步骤(1)、步骤(2)或步骤(3)中进行。

5、较佳地,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避让凹槽,步骤(4)中的成型棒位于所述避让凹槽内。

6、较佳地,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避让凹槽中的拱起结构,所述拱起结构分别伸展至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处,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为两个。

7、较佳地,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缠绕于所述第一组合体位于所述定位槽壁之间的位置上。

8、较佳地,在步骤(2)中,通过在所述定位块和pp预成型芯轴两者上缠绕有薄膜,由该薄膜将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固定。

9、较佳地,所述定位孔为定位盲孔;在步骤(4)中,成型棒的端面与定位盲孔的盲端相抵接定位。

10、较佳地,所述定位块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各具有倾斜斜面,所述倾斜斜面朝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的方向扩大所述定位块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距离;在步骤(2)中,所述定位块在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过程中借助倾斜斜面而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

11、较佳地,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分别设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中的定位凸,所述定位块对应地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匹配的定位凹;在步骤(2)中,所述定位块在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过程中借助所述倾斜斜面而使所述定位凸与所述定位凹对齐并接合。

12、较佳地,所述定位块为pu块,所述成型棒为圆形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棒缠绕碳纤维布的步骤可在步骤(1)、步骤(2)或步骤(3)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避让凹槽,步骤(4)中的成型棒位于所述避让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避让凹槽中的拱起结构,所述拱起结构分别伸展至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处,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缠绕于所述第一组合体位于所述定位槽壁之间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在所述定位块和PP预成型芯轴两者上缠绕有薄膜,由该薄膜将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定位盲孔;在步骤(4)中,成型棒的端面与定位盲孔的盲端相抵接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各具有倾斜斜面,所述倾斜斜面朝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的方向扩大所述定位块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距离;在步骤(2)中,所述定位块在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过程中借助倾斜斜面而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分别设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中的定位凸,所述定位块对应地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匹配的定位凹;在步骤(2)中,所述定位块在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二定位凹槽过程中借助所述倾斜斜面而使所述定位凸与所述定位凹对齐并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PU块,所述成型棒为圆形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棒缠绕碳纤维布的步骤可在步骤(1)、步骤(2)或步骤(3)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避让凹槽,步骤(4)中的成型棒位于所述避让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预成型芯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避让凹槽中的拱起结构,所述拱起结构分别伸展至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处,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缠绕于所述第一组合体位于所述定位槽壁之间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埋导管品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在所述定位块和pp预成型芯轴两者上缠绕有薄膜,由该薄膜将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或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松周志锋杨志艺钱易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