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及机台的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及机台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92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碳纤维自行车的第一粗胚结构,第一粗胚结构上设有若干待加工孔位以机加工形成安装孔;在每个待加工孔位上设置对刀模印;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提供第一刀具,第一刀具的作用端尺寸与对刀模印的尺寸相同,利用第一机加工程式控制第一刀具对所有对刀模印进行开孔加工并形成若干第一对刀孔;记录每个第一对刀孔与相应的对刀模印的偏移量;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待加工孔位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二机加工程式,根据偏移量对第二机加工程式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以及机台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及机台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碳纤维电动自行车所有造型及装配区域如果都用模具成型出来,贴合及成型会非常复杂,不利于生产操作及品质稳定性,所以碳纤维电动自行车上的一些部位会利用cnc/五轴机后加工出来,但是由于复合材料的特性,成型后的粗胚会变异,马达座到头管的相对位置与设计图纸位置相差1-2mm,由于变形,粗胚上所需要加工的位置,与图纸位置不符,需要编程调试人员根据粗胚实际变异值多次调试机台找到正确的加工位置,然后修改加工程式,每个加工位置都需要重复调试直至加工位置准确位置,需要大量的编程,如下表所示。

2、

3、由上表可知,调试一个加工工序需要40分钟,平均一个车架有25个工序,如此反复调试需要1000分钟,即16.7小时,因无法在白班将所有工序调完,所以夜班时治具及车架不能拆下加工其他型号,夜班机台闲置,首台调试完成需要两天一夜,首台加工完正逢夜班,需第二天做剩余的2台。这样首轮验证加工需要花费两天半(加两个夜班),机台占用时间:22+22+4=48h,机台的利用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及机台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调试效率以及机台的使用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碳纤维自行车的第一粗胚结构,所述第一粗胚结构上设有若干待加工孔位以机加工形成所述安装孔;s2、在每个所述待加工孔位上设置对刀模印,所述对刀模印位于所述待加工孔位的中部;s3、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所述第一机加工程式用于对所有所述对刀模印进行加工;s4、提供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作用端尺寸与所述对刀模印的尺寸相同,利用所述第一机加工程式控制所述第一刀具对所有所述对刀模印进行开孔加工并形成若干第一对刀孔;s5、记录每个第一对刀孔与相应的所述对刀模印的偏移量;s6、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所述待加工孔位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二机加工程式,根据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s7、提供第二刀具,所述第二刀具作用端的尺寸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相同,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

3、优选地,所述对刀模印为圆形模印,所述对刀模印的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刀具的作用端的直径为6毫米。

4、优选地,步骤s3中,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包括: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三维模型设计图,获取所述对刀模印的设计位置,根据所述对刀模印的设计位置形成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

5、优选地,步骤s6中,根据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包括:将所有所述偏移量均加入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中并统一修改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以修订所述待加工孔位的加工位置。

6、优选地,步骤s7,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第一加工孔;记录所述第一加工孔的位置与实际所需位置的安装孔之间的第一偏移值;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修订所述第一修订程式并形成第二修订程式;提供第二粗胚结构,所述第二粗胚结构与所述第一粗胚结构通过相同的工艺形成;根据所述第二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二粗胚结构的若干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

7、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二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二粗胚结构的若干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二粗胚结构的若干待加工孔位机加工并形成第二加工孔;记录所述第二加工孔与实际所需位置的安装孔之间的第二偏移值;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修订对所述第二修订程式并形成第三修订程式;提供第三粗胚结构,所述第三粗胚结构与所述第二粗胚结构通过相同的工艺形成;根据所述第三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三粗胚结构的若干待加工孔位机加工形成第三加工孔以验证所述第三修订程式;记录所述第三加工孔与实际所需位置的安装孔之间的第三偏移值,若第三偏移值小于预设值,则无需修订所述第三修订程式,若第三偏移值大于预设值,则重复执行前述步骤直至获得的加工孔与与实际所需位置的安装孔之间的偏移量小于预设值。

8、优选地,步骤s7中,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进行物性测试,所述物性测试包括强度测试和硬度测试。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台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s10、在所述机台上安装碳纤维自行车的第一粗胚结构以及第一刀具,所述第一粗胚结构上设有若干待加工孔位以机加工形成安装孔,每个所述待加工孔位上设置有对刀模印,所述对刀模印位于所述待加工孔位的中部,所述第一刀具作用端的尺寸与所述对刀模印的尺寸相同;s20、根据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提供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并利用所述第一机加工程式控制所述第一刀具对所有所述对刀模印进行开孔加工以形成第一对刀孔;s30、记录每个第一对刀孔与相应的所述对刀模印的偏移量;s40、拆除所述第一粗胚结构以加工其他碳纤维自行车。

10、优选地,利用第一时间段执行步骤s10;利用第二时间段执行步骤s20至步骤s40;所述第一粗胚结构为碳纤维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粗胚结构,所述粗胚结构上的加工孔位的个数为大于或等于20个且小于或等于30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大于或等于4小时且小于或等于5小时。

11、优选地,所述机台的加工时间分为白班时间段和夜班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均位于白班时间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待加工孔位的中部增加对刀模印,可通过第一机加工程式一次性对所有所述对刀模印进行开孔加工,并统一抓取偏移量,从而无需每次仅对一个待加工孔位进行加工且在每个待加工孔位进行加工后进行加工程式的调试以及验证,并通过对对刀模印进行机加工获取第一对刀孔与对刀模印之间的偏移值,从而利用该偏移值修订第二机加工程式以获得所需位置的安装孔,同时,由于修订后的第一修订程式所加工出来的孔与实际所需位置的安装孔的偏移量为0或者非常小,不会造成第一粗胚结构产品的直接报废,即使有稍许偏移,第一粗胚结构产品还可以用于进行其他物性测试和验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模印为圆形模印,所述对刀模印的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刀具的作用端的直径为6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所述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根据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二粗胚结构的若干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根据所述第一修订程式控制所述第二刀具对所述第一粗胚结构的若干所述待加工孔位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安装孔步骤之后,还包括:

8.一种机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模印为圆形模印,所述对刀模印的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刀具的作用端的直径为6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所述碳纤维自行车的设计图,形成所述对刀模印的机加工位置的第一机加工程式,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根据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二机加工程式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一修订程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安装孔的机加工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根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松黄钰晶周宝豪杨志艺黄孝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