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4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棘轮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主动件、与风扇相连的从动件和活动件,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限位腔内,并能够在限位腔内移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同步转动;当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风扇能够相对于驱动电机转动。本技术的棘轮利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移动,从而在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后,风扇和从动件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带走驱动电机和电子器件在驱动电机停止后产生的余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属于园林工具。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园林工具中,通常使用电机进行驱动,以减小园林工具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同时,在园林工具内设置电子器件,以通过电子器件对园林工具进行控制。然而,在园林工具使用时,电机和电子器件会大量发热,且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以及电子器件因温度升高而频繁停机,甚至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2、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驱动组件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驱动组件及园林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和电机器件散热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3、主动件,用于与驱动电机相连;

4、从动件,用于与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5、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6、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槽包括槽底和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槽壁,所述槽壁朝向所述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活动件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壁的尺寸。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平滑过渡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槽壁的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活动件能够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突出,以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12、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13、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14、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15、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主动件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孔,使得所述输出轴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套设于所述从动件的外侧,并使得所述从动件能够与所述风扇同步转动,所述风扇与所述从动件过盈配合连接。

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工具,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20、主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21、从动件,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从动件和所述主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限位腔;

22、活动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腔内移动;

23、其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限位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对固定,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扇同步转动;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从动件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使得所述风扇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棘轮利用活动件在限位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主动件在转动时,活动件能够与主动件和从动件抵接,从而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件能够带动从动件同步转动;而当主动件停止转动时,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使得从动件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主动件继续转动,进而风扇能够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以带走驱动电机在停止后产生的余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槽底和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槽壁,所述槽壁朝向所述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活动件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壁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平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槽壁的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活动件能够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突出,以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6.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主动件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孔,使得所述输出轴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套设于所述从动件的外侧,并使得所述从动件能够与所述风扇同步转动,所述风扇与所述从动件过盈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10.一种园林工具,包括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风扇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扇的棘轮,所述棘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主动件的外部,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上设有凹陷的收容槽,所述限位腔由所述收容槽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同时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和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抵接;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脱离所述从动件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槽底和垂直于所述槽底的槽壁,所述槽壁朝向所述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在朝向主动件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活动件的最大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壁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的连接处呈弧面设置,使得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平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槽壁的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活动件能够从所述主动件的外周壁突出,以与所述从动件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张林高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