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2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而本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壳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摇手,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套接在双向螺纹杆外表面所刻有的不同螺纹方向处,所述壳体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滑板的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框,本技术可以增大输送机两端的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可以增大传送带与两端的滚筒连接的紧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具体为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1、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输送机按运作方式可分为:装补一体输送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滚筒输送机、板链输送机、网带输送机和链条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输送机的皮带长时间工作会松动,因此,一种输送机张紧结构是输送机必不可少的装置。

2、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3、首先,现有的输送机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传动带松动现象,长时间工作输送机两端的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小,严重影响了对物品的正常运输的情况

4、其次,现有的输送机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传送带与两端的滚筒连接的紧密性变小,随着工作越来越长传送带越来越不稳定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5、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拉伸装置(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一端与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内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3),所述第二转轴(303)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齿轮(304),且两个齿轮(304)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齿板(305),两个所述齿板(30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拉伸装置(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一端与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内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3),所述第二转轴(303)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齿轮(304),且两个齿轮(304)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齿板(305),两个所述齿板(30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框(307),所述第二连接框(307)的两侧内壁设有第三转轴(308),所述第三转轴(30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滚筒(30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机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24)呈镜像分布,且两个第一连接框(24)的两端一侧均插设有第一螺栓(26),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栓(26)分别与第一转轴(2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李正武郑开云万凯毛文飞李源吴宜叡
申请(专利权)人:加可科技昆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