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液压制动装置及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液压制动装置及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56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包括:液壶、电机主缸调节阀、电机主缸、电机主缸隔离阀和轮缸;其中,液壶用于储存制动液;电机主缸调节阀连接于液壶和电机主缸之间,电机主缸隔离阀连接于电机主缸和轮缸之间;当ABS防抱死功能触发后,电机主缸隔离阀先关闭,电机主缸调节阀打开,电机主缸从液壶中吸入制动液,随后,电机主缸调节阀先关闭,电机主缸隔离阀打开,电机主缸将从液壶中吸入的制动液补入轮缸中,实现向轮缸快速补入制动液,从而能够确保轮缸内仍有足够的制动液,保证轮端制动力充足,达到较好的制动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零拖滞力矩的控制方法,可提升汽车燃油经济性及续航里程,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液压制动,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及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时均会面临电机主缸制动液不足的问题,此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下:当汽车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中识别到车轮处于抱死状态(即车轮因被施加过大制动力而无法转动)后会对减压阀多频次通电,使减压阀由关闭状态进入打开状态,进而卸掉轮缸压力以达到缓解车轮抱死状态,使车轮可以转动;当减压阀开启后,由于液壶内的制动液为常压,因此,轮缸内的高压制动液会通过管路流入液壶。在上述过程中,为了保证轮端制动力充足,即轮缸内仍有足够的制动液,电机主缸的活塞需要不断向前推进,以弥补因开启减压阀流回油壶而损失的制动液;但电机主缸的活塞前进的动作不可能长时间维持,这是因为电机主缸的活塞不可能无限制前进,肯定会撞到主缸端部,因此亟需考虑其他控制手段来保证电机主缸内的制动液处于充足的状态。

2、二是汽车制动系统过大的拖滞力矩会导致车辆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电耗将增大。其中,拖滞力矩是指驾驶员在松开刹车踏板后,轮端制动器卡钳活塞因回程阻滞力的原因,导致即使轮缸压力为0mpa时刹车片与刹车盘也无法完全脱离,即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总是存在残余摩擦力、处于“贴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及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液压制动装置。</p>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压制动装置,包括:液壶、电机主缸调节阀、电机主缸、电机主缸隔离阀和轮缸;其中,所述液壶用于储存制动液;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液壶和所述电机主缸之间,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电机主缸和所述轮缸之间;

4、当abs防抱死功能触发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先关闭,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打开,所述电机主缸从所述液壶中吸入制动液,随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先关闭,所述电机主缸建压,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打开,所述电机主缸将从所述液壶中吸入的制动液补入所述轮缸中。

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压制动装置,在原有液压制动装置的液壶与电机主缸之间的管路上增设电机主缸调节阀,当abs防抱死功能触发后,电机主缸隔离阀先关闭,电机主缸调节阀打开,电机主缸从液壶中快速吸入制动液,随后,电机主缸调节阀先关闭,电机主缸建压,电机主缸隔离阀打开,电机主缸将从液壶中吸入的制动液快速补入轮缸中,实现向轮缸快速补入制动液,从而能够确保轮缸内仍有足够的制动液,保证轮端制动力充足,达到较好的制动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为先导式二级常闭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缸包括缸体、活塞和电机;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移动;

8、当abs防抱死功能触发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先关闭,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打开,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由第一特定位置移动至第二特定位置,以使所述电机主缸从所述液壶中吸入制动液;随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先关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二特定位置移动向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其中,在所述活塞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向所述第一特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缸体内的压力比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与机械主缸隔离阀间的压力小于特定值时,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打开,所述电机主缸将从所述液壶中吸入的制动液补入所述轮缸中。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壶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缸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相连,所述缸体的进液口和所述缸体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均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特定位置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并联于所述液壶与所述缸体之间,其中,所述单向阀允许导通的方向为所述电机主缸到所述液壶方向,反之隔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相连,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处定义为所述缸体的补偿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机械限位位置所述补偿孔与所述缸体的活塞机械限位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所有所述轮缸从拖滞位置至绝对零点位置容积之和除以所述活塞的截面面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的进液口、所述第一特定位置、所述第二特定位置、所述补偿孔和所述活塞机械极限位置依顺分布。

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液压制动装置的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来实现;所述液压制动装置包括:

17、液壶、电机主缸调节阀、电机主缸、电机主缸隔离阀和轮缸;其中,所述液壶用于储存制动液;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液壶和所述电机主缸之间,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电机主缸和所述轮缸之间;

18、所述电机主缸包括缸体、活塞和电机;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移动;

19、当abs防抱死功能触发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先关闭,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打开,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由第一特定位置移动至第二特定位置,以使所述电机主缸从所述液壶中吸入制动液;随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先关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由所述第二特定位置移动向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其中,在所述活塞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向所述第一特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缸体内的压力比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与机械主缸隔离阀间的压力小于特定值时,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打开,所述电机主缸将从所述液壶中吸入的制动液补入所述轮缸中;

20、所述液壶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缸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相连,所述缸体的进液口和所述缸体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处;

21、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均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特定位置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之间;

22、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并联于所述液壶与所述缸体之间,其中,所述单向阀允许导通的方向为所述电机主缸到所述液壶方向,反之隔断;

23、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相连,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处定义为所述缸体的补偿孔;

24、所述补偿孔与所述缸体的活塞机械限位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所有所述轮缸从拖滞位置至绝对零点位置容积之和除以所述活塞的截面面积;

25、当制动解除时,仅需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活塞回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壶、电机主缸调节阀、电机主缸、电机主缸隔离阀和轮缸;其中,所述液壶用于储存制动液;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液壶和所述电机主缸之间,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电机主缸和所述轮缸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为先导式二级常闭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缸包括缸体、活塞和电机;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壶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缸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相连,所述缸体的进液口和所述缸体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均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特定位置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并联于所述液壶与所述缸体之间,其中,所述单向阀允许导通的方向为所述电机主缸到所述液壶方向,反之隔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相连,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处定义为所述缸体的补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孔与所述缸体的活塞机械限位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所有所述轮缸从拖滞位置至绝对零点位置容积之和除以所述活塞的截面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所述第一特定位置、所述第二特定位置、所述补偿孔和所述活塞机械极限位置依顺分布。

10.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零拖滞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来实现;当制动解除时,仅需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活塞回退到所述补偿孔后,继续使所述活塞主动回退至所述活塞机械限位位置,此时,所述缸体内形成负压,对所述轮缸而言,轮缸活塞在外界大气压和内部负压间的压差作用下,使轮端摩擦片被拔离制动盘,从而消除制动器的拖滞力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壶、电机主缸调节阀、电机主缸、电机主缸隔离阀和轮缸;其中,所述液壶用于储存制动液;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连接于所述液壶和所述电机主缸之间,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电机主缸和所述轮缸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为先导式二级常闭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缸包括缸体、活塞和电机;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活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壶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电机主缸调节阀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缸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电机主缸隔离阀相连,所述缸体的进液口和所述缸体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定位置和所述第二特定位置均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特定位置位于所述缸体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特定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俊陈镇涛魏凌涛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