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27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涉及模具导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本技术,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安装有导柱体,所述导柱体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限位槽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解决了在对导柱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为安装孔始终为同一尺寸,所以难以对多尺寸的连接杆进行连接,而且难以将连接板与连接杆进行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导柱,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


技术介绍

1、导柱是用于模具中与组件组合使用确保模具以精准的定位进行活动引导模具行程的导向元件,模具导柱是模具的常用配件之一。

2、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18798634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该专利采用导柱本体的柱身固定套设有橡胶圈,所述导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滑动机构,所述导柱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套管,解决了模具导柱在套管的内部进行移动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使导柱发生损坏;2、模具导柱在面对冲击力较强的冲压结构时往往会因为冲击力巨大导致自身损伤,并且这种损伤不可以逆转,只能进行更换,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对导柱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为安装孔始终为同一尺寸,所以难以对多尺寸的连接杆进行连接,而且难以将连接板与连接杆进行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将连接板与连接杆进行连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安装有导柱体,所述导柱体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限位槽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适配。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需要将连接杆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时,拉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带动卡槽进行移动,然后将连接杆与安装孔对齐,然后将连接杆插入,连接杆在安装孔的内壁进行滑动,在连接杆对滑块进行移动,滑块在限位槽的内壁进行滑动,弹簧进行收缩,在移动合适位置后弹簧进行拉伸带动卡块卡入卡槽中进行固定。

4、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槽口,所述连接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与槽口滑动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将连接杆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时,滑杆在槽口的内壁进行滑动,可以方便连接杆与连接板对齐。

6、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防滑垫可以增加卡槽与卡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卡块与从卡槽进行连接时发生松动。

8、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卡块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在限位杆的圆弧面上。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限位杆可以对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弹簧在进行使用时发生形变,提高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10、优选的,所述导柱体的内壁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圆块,所述圆块与导柱体滑动连接,所述圆块远离导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塞子,所述塞子与导柱体过盈连接,所述圆块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导柱体的内壁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与弹性片相卡接。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为了避免在添加润滑油后发生泄漏,拉动塞子进行移动,塞子带动圆块进行移动,圆块带动弹性片进行移动,然后将塞子与导柱体对齐,将圆块插入导柱体中,然后弹性片进行收缩,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弹性片进行拉伸卡入辅助槽中进行固定。

12、优选的,所述圆块远离塞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防护垫可以对圆块进行防护,避免在进行长时间使用后被损坏有侵蚀。

14、优选的,所述塞子的圆弧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若干个所述防滑槽均匀地分布在塞子上。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防滑槽可以增加手部与塞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拉动塞子时发生滑动。

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技术中,在需要将连接杆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时,拉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带动卡槽进行移动,然后将连接杆与安装孔对齐,然后将连接杆插入,连接杆在安装孔的内壁进行滑动,滑杆在槽口的内壁进行滑动,可以方便连接杆与连接板对齐,在连接杆对滑块进行移动,滑块在限位槽的内壁进行滑动,弹簧进行收缩,限位杆可以对弹簧进行限位,在移动合适位置后弹簧进行拉伸带动卡块卡入卡槽中进行固定,防滑垫可以增加卡槽与卡块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达到了可以方便将连接杆与连接板进行连接的效果。

18、本技术中,为了避免在添加润滑油后发生泄漏,拉动塞子进行移动,塞子带动圆块进行移动,圆块带动弹性片进行移动,然后将塞子与导柱体对齐,将圆块插入导柱体中,然后弹性片进行收缩,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弹性片进行拉伸卡入辅助槽中进行固定,防护垫可以对圆块进行防护,防滑槽可以增加手部与塞子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辅助结构,达到了可以避免在添加润滑油后润滑油流出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安装有导柱体(2),所述导柱体(2)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5),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与安装孔(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与连接板(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59),所述限位槽(5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58),所述限位槽(59)的内壁设有弹簧(55),所述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卡块(58)和限位槽(5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1)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56),所述卡槽(56)与卡块(58)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槽口(53),所述连接杆(51)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52),所述滑杆(52)与槽口(5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57),所述防滑垫(57)为橡胶垫。</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4),所述限位杆(54)与卡块(58)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5)套在限位杆(54)的圆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体(2)的内壁设有辅助结构(6),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圆块(66),所述圆块(66)与导柱体(2)滑动连接,所述圆块(66)远离导柱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塞子(61),所述塞子(61)与导柱体(2)过盈连接,所述圆块(66)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64),所述导柱体(2)的内壁开设有辅助槽(65),所述辅助槽(65)与弹性片(64)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66)远离塞子(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63),所述防护垫(63)为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61)的圆弧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62),若干个所述防滑槽(62)均匀地分布在塞子(6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安装有导柱体(2),所述导柱体(2)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5),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与安装孔(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与连接板(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59),所述限位槽(5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58),所述限位槽(59)的内壁设有弹簧(55),所述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卡块(58)和限位槽(5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1)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56),所述卡槽(56)与卡块(58)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槽口(53),所述连接杆(51)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52),所述滑杆(52)与槽口(5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57),所述防滑垫(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天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