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3820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其中的可膨胀囊体中独立腔体的进油口、回油口分别通过快换接头与进油阀块、回油阀块连接,张力辊芯轴内的进油回路与进油阀块和回转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同时张力辊芯轴内的回油回路与回油阀块和回转接头上的回油孔连通,然后回转接头的进油孔、回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上述结构可实现两步式的安装,避免了可膨胀囊体与张力辊芯轴的连接、拆卸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工艺的可行性;同时实现了可膨胀囊体中各个独立腔体的调压,改变传统通过外部油路对多通道的可膨胀囊体独立腔体的压力调控,有效减少张力辊芯轴内部深孔数量,进而避免了张力辊芯轴和多路回转接头存在的漏油及多路扰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带轧制,尤其涉及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张力反馈机制是保证轧制过程板形良好的重要机制,广泛应用于薄带和极薄带材板形的控制。前后张力可以显著减小轧制压力,避免带材的屈曲等严重板形问题,然而张力作为边界条件,虽然能够提高薄带质量,但属于设定工艺参数,一旦轧前设定好,在轧制过程并不参与板形闭环的调控,因此如何发挥张力对板形的在线调控能力是板形控制的重要方向。

2、专利技术专利cn202210668771.2提出一种可实现轴向变张力的轧制方法,提出采用分段囊体支撑的张力辊来构造纵向变张力。专利技术专利cn202210671148.2提出一种可实现轴向变张力轧制的张力辊系统,明确通过在张力辊芯轴外侧包覆一体式的可膨胀囊来具体施加分段变张力的张力辊具体结构,该结构控制阀组位于张力辊芯轴之外,通过回转接头与张力辊芯轴实现连接,由于每段可膨胀囊体的独立腔体数量多,张力辊芯轴深孔通道需要与可膨胀囊体独立腔体的数量相匹配,因而整个芯轴需要多路进出油通道,一方面造成结构复杂,深孔加工数量多,另一方面该结构需要多路回转接头,多路油液容易相互泄漏,造成各通路压力扰动。专利技术专利cn202211029055.6进一步提出采用快换接头进行可膨胀囊与张力辊芯轴的连接结构及方法,然而回转囊体需要是整体式的筒状结构,需要穿入张力辊芯轴,且与芯轴需要紧密的配合,尺寸间隙小,操作空间不足,不便于张力辊芯轴快换接头公头与囊体上的快换接头母头的连接,而且张力辊轴向尺寸长,囊体上的快换接头母头尺寸大,可能造成囊体穿入困难,一旦连接接头或者囊体发生故障,更换更加困难。

3、故亟需一种阀块集成式的变张力辊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从而可解决张力辊芯轴与可膨胀囊体安装接口多、张力辊芯轴轴向尺寸大、张力辊芯轴与可膨胀囊体快换接头安装不便、拆装维护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包括张力辊芯轴,所述张力辊芯轴的一端套设有回转接头,所述张力辊芯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可膨胀囊体,所述可膨胀囊体分为多个独立腔体,所述可膨胀囊体内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分别设置有进油阀块和回油阀块,所述独立腔体中的进油口、回油口通过快换接头分别与进油阀块、回油阀块连通,所述张力辊芯轴内设置有进油回路和回油回路,所述进油回路、回油回路的一端分别与进油阀块、回油阀块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回转接头上的进油孔、回油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的进油孔、回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从而为独立腔体供油。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独立腔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油阀块、回油阀块与张力辊芯轴固定的螺栓插入独立腔体的通孔内防止发生旋转错位,所述张力辊芯轴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导向槽和止口,所述进油阀块和回油阀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入止口内实现进一步固定。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内侧设置有集成有插装式阀,所述张力辊芯轴的另一端内安装有滑环供电模块,所述滑环供电模块的连接线穿过张力辊芯轴内的供电网路、进油阀块和回油阀块上的供电线孔后与插装式阀电性连接,用于对插装式阀进行供电。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辊芯轴的另一端内还安装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插装式阀的启停,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滑环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液压系统包括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管网与回转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所述液压泵与回转接头的进油孔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和单向阀,所述液压泵与换向阀之间连接有溢流阀,所述回转接头上的回油孔与油箱连通。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阀块内的插装式阀是先导式减压阀,所述回油阀块内的插装式阀是先导式溢流阀。

8、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的装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9、步骤一、将可膨胀囊体的每个独立腔体与对应的进油阀块、回油阀块通过快换接头连接形成装配体;

10、步骤二、将装配体内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定位块与张力辊芯轴的导向槽对齐,然后推动装配体使得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定位块插入张力辊芯轴的止口内,从而实现装配体与张力辊芯轴的定位;

11、步骤三、将螺栓穿过可膨胀囊体中独立腔体的通孔拧入张力辊芯轴的螺纹孔内,从而实现进油阀块、回油阀块和张力辊芯轴的连接和固定,同时插入独立腔体通孔内的螺栓也对可膨胀囊体进行周向固定。

12、步骤四、将插装式阀的连接线穿过进油阀块和回油阀块上的供电线孔、张力辊芯轴内的供电网路后与滑环供电模块连通。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张力辊芯轴与每个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接触面均安装密封圈,用以防止泄露。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及装配方法,其中的可膨胀囊体中独立腔体的进油口、回油口分别通过快换接头与分布式的进油阀块、回油阀块先连接,然后再利用螺栓通过可膨胀囊体独立腔体上的通孔实现分布式的进油阀块、回油阀块与张力辊芯轴固定,通过张力辊芯轴内的进油回路与进油阀块和回转接头上的进油孔连通,回油回路与回油阀块和回转接头上的回油孔连通,然后回转接头的进油孔、回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上述结构一方面可实现两步式的安装,避免了环形的可膨胀囊体与张力辊芯轴的连接、拆卸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工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分布式的进油阀块、回油阀块实现可膨胀囊体中各个独立腔体的调压,改变传统通过外部油路对多通道的可膨胀囊体中独立腔体的压力调控,有效减少张力辊芯轴内部深孔数量,进而避免了张力辊芯轴和多路回转接头存在的漏油及多路扰动问题;另外张力辊芯轴的限位槽与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定位块配合,有效提高了装配过程的便利性和工艺性,同时独立腔体内侧的限位槽与进油阀块、回油阀块的外侧进一步实现可膨胀囊体的周向定位,提高了张力辊系统的可靠性。

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实现了可膨胀囊体压力分布式调控,提高了张力辊芯轴与可膨胀囊体装配的工艺性和可行性,避免了可膨胀囊体拆卸和安装的难题,同时简化了张力辊芯轴多深孔结构,避免了张力辊芯轴和多路液压回转接头存在的漏油和通道压力干扰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包括张力辊芯轴(5),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一端套设有回转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外壁上套设有可膨胀囊体(1),所述可膨胀囊体(1)分为多个独立腔体,所述可膨胀囊体(1)内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分别设置有进油阀块(2)和回油阀块(3),所述独立腔体中的进油口(101)、回油口(102)通过快换接头分别与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连通,所述张力辊芯轴(5)内设置有进油回路(501)和回油回路(502),所述进油回路(501)、回油回路(502)的一端分别与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回转接头(6)上的进油孔、回油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6)的进油孔、回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从而为独立腔体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腔体上开设有通孔(103),所述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与张力辊芯轴(5)固定的螺栓插入独立腔体的通孔(103)内防止发生旋转错位,所述张力辊芯轴(5)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导向槽和止口,所述进油阀块(2)和回油阀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入止口内实现进一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的内侧设置有集成有插装式阀(4),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另一端内安装有滑环供电模块(7),所述滑环供电模块(7)的连接线穿过张力辊芯轴(5)内的供电网路(503)、进油阀块(2)和回油阀块(3)上的供电线孔(401)后与插装式阀(4)电性连接,用于对插装式阀(4)进行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另一端内还安装有无线信号传输模块(8),用于控制插装式阀(4)的启停,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8)与滑环供电模块(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包括有液压泵(9),所述液压泵(9)通过管网与回转接头(6)上的进油孔连通,所述液压泵(9)与回转接头(6)的进油孔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10)和单向阀(11),所述液压泵(9)与换向阀(10)之间连接有溢流阀(12),所述回转接头(6)上的回油孔与油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块(2)内的插装式阀(4)是先导式减压阀,所述回油阀块(3)内的插装式阀(4)是先导式溢流阀。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张力辊芯轴(5)与每个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的接触面均安装密封圈,用以防止泄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包括张力辊芯轴(5),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一端套设有回转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外壁上套设有可膨胀囊体(1),所述可膨胀囊体(1)分为多个独立腔体,所述可膨胀囊体(1)内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分别设置有进油阀块(2)和回油阀块(3),所述独立腔体中的进油口(101)、回油口(102)通过快换接头分别与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连通,所述张力辊芯轴(5)内设置有进油回路(501)和回油回路(502),所述进油回路(501)、回油回路(502)的一端分别与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回转接头(6)上的进油孔、回油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6)的进油孔、回油孔与液压系统连通,从而为独立腔体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腔体上开设有通孔(103),所述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与张力辊芯轴(5)固定的螺栓插入独立腔体的通孔(103)内防止发生旋转错位,所述张力辊芯轴(5)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导向槽和止口,所述进油阀块(2)和回油阀块(3)的内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入止口内实现进一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阀块集成式变张力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块(2)、回油阀块(3)的内侧设置有集成有插装式阀(4),所述张力辊芯轴(5)的另一端内安装有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宝果涵王涛刘晓任忠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