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7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涉及驾驶室高度差调整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车架连接孔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下调整杆,下调整杆上设置有上调整杆,上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与下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调整杆能够沿下调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下调整杆和上调整杆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齿,还包括锁紧环,锁紧环能够沿上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锁紧环能够与上调整杆或下调整杆的外表面卡接,上调整杆的上部设置有连杆,连杆上设置有高度阀连接孔。本技术调整过程不使用扳手,不受车型空间的限制,调整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驾驶室高度调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


技术介绍

1、为了提升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驾驶室气囊悬置也越来越普及;高度阀作为驾驶室气囊悬置的重要部件,通过动态感知驾驶室高度变化,及时完成气囊的进气和排气动作,有利于提高驾驶室的减震性能,进而提高驾乘舒适性。

2、装有驾驶室气囊悬置的汽车,由于制造和装配误差,每辆车驾驶室姿态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如果过大,就会使车身倾斜,导致驾驶室不符合出厂要求。为了弥补制造和装配误差,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对高度阀调整杆组的长度进行调整,如附图1所示,调整组件包括上下两个螺杆,两个螺杆上均设置有调整螺母,两个螺杆的端部位于调整套筒上下两端内,通过使用扳手转动上下两个调整螺母,改变螺杆从调整套筒内的伸出长度,从而实现驾驶室高度的调整。

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对驾驶室姿态的调整,但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甚至专用工具,且操作者这必须身处狭小空间且不易观测的视角完成操作,影响调整效率,进而影响整车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室标高调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调整过程不使用扳手,不受车型空间的限制,调整方便,效率高。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车架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下调整杆,所述下调整杆上设置有上调整杆,所述上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上调整杆能够沿所述下调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下调整杆和所述上调整杆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齿,还包括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能够沿所述上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锁紧环能够与所述上调整杆或下调整杆的外表面卡接,所述上调整杆的上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高度阀连接孔。通过使用限位齿相互啮合以及锁紧环的配合能够使上下调整杆在位置调整后实现锁定,不存在螺纹连接,不需使用扳手,对车型的空间无要求,操作方便,调整效率高。

3、进一步的,所述下调整杆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调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上调整杆呈门字型结构,所述上调整杆两个腿部能够在相应的所述滑槽内移动,所述滑槽的底部和所述腿部下端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齿,所述锁紧环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上调整杆的外表面,所述锁紧环能够与所述腿部下端卡接。通过在下调整杆两侧设置滑槽以及门字型结构的上调整杆,使得锁紧环的锁紧时的移动方向向下,便于操作者操作施力,同时避免锁紧环使用过程中脱落,同时门字型的上调整杆便于在锁紧环的作用下变形与下调整杆紧贴实现锁定。

4、进一步的,所述腿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凸块,所述锁紧凸块与相应的所述限位齿相对设置,所述锁紧凸块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锁紧环的内壁抵接。通过锁紧凸块能够便于锁紧环对上调整杆的腿部施力使得限位齿相互啮合。

5、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凸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下倾斜。通过导向面便于锁紧环套入锁紧凸块,操作方便。

6、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凸块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锁紧环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卡槽。通过限位块防止锁紧环与上调整杆分离,失去其锁紧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人手与锁紧环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8、进一步的,所述上调整杆的顶部设置有上球头窝,所述连杆通过球头与所述上球头窝可转动连接。通过连杆与上调整杆可转动连接,能够弥补制造安装误差,便于上调整杆与连杆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下调整杆的下部设置有下球头窝,所述连接支架通过球头与所述下球头窝可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支架与上调整杆可转动连接,能够弥补制造安装误差,便于下调整杆与连接支架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球头窝和所述下球头窝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子球头窝,两个所述子球头窝之间设置有缝隙,两个所述子球头窝的头部设置有卡扣。通过两个子球头窝和卡扣的配合便于拆装连杆和连接支架。

11、进一步的,所述上调整杆和所述下调整杆上均设置有减重孔。通过减重孔实现本调整杆总成的轻量化。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通过使用限位齿相互啮合以及锁紧环的配合能够使上下调整杆在位置调整后实现锁定,不存在螺纹连接,不需使用扳手,对车型的空间无要求,操作方便,调整效率高;通过在下调整杆两侧设置滑槽以及门字型结构的上调整杆,使得锁紧环的锁紧时的移动方向向下,便于操作者操作施力,同时避免锁紧环使用过程中脱落,同时门字型的上调整杆便于在锁紧环的作用下变形与下调整杆紧贴实现锁定;通过锁紧凸块能够便于锁紧环对上调整杆的腿部施力使得限位齿相互啮合;通过导向面便于锁紧环套入锁紧凸块,操作方便;通过限位块防止锁紧环与上调整杆分离,失去其锁紧作用;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人手与锁紧环的摩擦力,防止打滑;通过连杆与上调整杆可转动连接,能够弥补制造安装误差,便于上调整杆与连杆连接;通过连接支架与上调整杆可转动连接,能够弥补制造安装误差,便于下调整杆与连接支架连接;通过两个子球头窝和卡扣的配合便于拆装连杆和连接支架;通过减重孔实现本调整杆总成的轻量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包括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上设置有车架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连接支架(5)上设置有下调整杆(3),下调整杆(3)上设置有上调整杆(2),上调整杆(2)的长度方向与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调整杆(2)能够沿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移动,下调整杆(3)和上调整杆(2)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齿(23),还包括锁紧环(4),锁紧环(4)能够沿上调整杆(2)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锁紧环(4)能够与上调整杆(2)或下调整杆(3)的外表面卡接,上调整杆(2)的上部设置有连杆(11),连杆(11)上设置有高度阀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下调整杆(3)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调整杆(2)呈门字型结构,上调整杆(2)两个腿部能够在相应的滑槽内移动,滑槽的底部和腿部下端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限位齿(23),锁紧环(4)可移动地套设在上调整杆(2)的外表面,锁紧环(4)能够与腿部下端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腿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凸块(25),锁紧凸块(25)与相应的限位齿(23)相对设置,锁紧凸块(25)的外表面能够与锁紧环(4)的内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锁紧凸块(25)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向下倾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锁紧凸块(2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26),锁紧环(4)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卡槽(4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锁紧环(4)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4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上调整杆(2)的顶部设置有上球头窝(6),连杆(11)通过球头与上球头窝(6)可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下调整杆(3)的下部设置有下球头窝(7),连接支架(5)通过球头与下球头窝(7)可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上球头窝(6)和下球头窝(7)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子球头窝(9),两个子球头窝(9)之间设置有缝隙,两个子球头窝(9)的头部设置有卡扣(8)。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上调整杆(2)和下调整杆(3)上均设置有减重孔(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包括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上设置有车架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连接支架(5)上设置有下调整杆(3),下调整杆(3)上设置有上调整杆(2),上调整杆(2)的长度方向与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调整杆(2)能够沿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移动,下调整杆(3)和上调整杆(2)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限位齿(23),还包括锁紧环(4),锁紧环(4)能够沿上调整杆(2)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锁紧环(4)能够与上调整杆(2)或下调整杆(3)的外表面卡接,上调整杆(2)的上部设置有连杆(11),连杆(11)上设置有高度阀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下调整杆(3)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下调整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调整杆(2)呈门字型结构,上调整杆(2)两个腿部能够在相应的滑槽内移动,滑槽的底部和腿部下端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限位齿(23),锁紧环(4)可移动地套设在上调整杆(2)的外表面,锁紧环(4)能够与腿部下端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高度阀调整杆总成,其特征在于,腿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凸块(25),锁紧凸块(25)与相应的限位齿(23)相对设置,锁紧凸块(25)的外表面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标李中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