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94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包括一字横向摆放的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以及测试工位;所述第一组装工位一侧设有第一升降切换机构;所述测试工位另一侧设有第二升降切换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运动方向相反;一工装夹具可循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测试工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节省成本而且工作效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成品率高,而且设备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1、高压控制盒,是指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路控制装置,负责对电池动力中的储存的电能进行输出与分配,从而实现用电器件的切断和保护。

2、高压控制器的组成,包含壳体、继电器、保险丝、预充电阻、铜排、上盖等。现有组装方式,通过工作台形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3、1)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搬运、旋转,具有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的缺点;

4、2)在装配过程中,铜排具有柔性,无限位工装,装配出现跑位的情况;

5、3)在物流配送方面,通过线边料架进行供料,人工作业需要转身拿取物料,存在装配不流畅、浪费节拍的情况。

6、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研发了自动物流输送系统,可旋转式托盘、抽屉式物料架,实现工件自动输送、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让高压控制盒元件在生产流水线上自动移动,节省人力资源,从而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装配的一致率和生产效率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以解决上述技术上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包括一字横向摆放的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以及测试工位;所述第一组装工位一侧设有第一升降切换机构;所述测试工位另一侧设有第二升降切换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运动方向相反;一工装夹具可循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测试工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上。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以及第四组装工位采用相同结构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装工位包括第一组装支架;所述第一组装支架上阵列设有抽屉式料架;所述抽屉式料架设有触摸显示器;所述第一组装支架上可滚动设有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所述第一运输部位于第二运输部上方,且运输方向相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来回往复在第一运输部和第二运输部之间切换工装夹具;所述第一运输部正前方可沿纵向来回伸缩移动设有压料部所述压料部一侧设有扫描枪。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采用相同结构设计。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包括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内侧设有第二驱动源,用于提供动力;所述升降支架内侧可滑动设有升降架;所述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升降架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架上设有接料部件,用于承接工装夹具。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源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磁性开关;

8、所述接料部件包括一端设有定位肩的接料座;所述接料座上设有带运输部件;所述接料座上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来回伸缩的第二夹紧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夹具上阵列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工装夹具底部对称安装有导条;所述导条两端倾斜倒角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测试工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上设置来回循环移动工装夹具进行搬运物料依次经过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第四组装工位、测试工位完成生产装配,整个过程由进行控制器控制,有效实现了自动化搬运物料,避免了工装板上线、下线带来的人力损耗,实现了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循环,节省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装配的一致率和生产效。

12、2)本技术通过第一升降切换机构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进行自动切换工装夹具完成大循环实现托盘的自动传送。

13、3)本技术在第一组装支架上设置压料部对工装夹具进行限位、在工装夹具上的夹具对铜排限位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以及安装效率。

14、4)本技术在第一组装支架设置抽屉式料架,实现背部进料、正面组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横向摆放的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第四组装工位(4)以及测试工位(5);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一侧设有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所述测试工位(5)另一侧设有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运动方向相反;一工装夹具(8)可循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第四组装工位(4)、测试工位(5)、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以及第四组装工位(4)采用相同结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包括第一组装支架(11);所述第一组装支架(11)上阵列设有抽屉式料架(12);所述抽屉式料架(12)设有触摸显示器(13);所述第一组装支架(11)上可滚动设有第一运输部(14)和第二运输部(15);所述第一运输部(14)位于第二运输部(15)上方,且运输方向相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来回往复在第一运输部(14)和第二运输部(15)之间切换工装夹具(8);所述第一运输部(14)正前方可沿纵向来回伸缩移动设有压料部(16)所述压料部(16)一侧设有扫描枪(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采用相同结构设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包括升降支架(61);所述升降支架(61)内侧设有第二驱动源(62),用于提供动力;所述升降支架(61)内侧可滑动设有升降架(63);所述第二驱动源(62)可驱动所述升降架(63)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架(63)上设有接料部件(64),用于承接工装夹具(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源(62)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61)上;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磁性开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8)上阵列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工装夹具(8)底部对称安装有导条;所述导条两端倾斜倒角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横向摆放的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第四组装工位(4)以及测试工位(5);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一侧设有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所述测试工位(5)另一侧设有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所述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与所述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运动方向相反;一工装夹具(8)可循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第四组装工位(4)、测试工位(5)、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以及第二升降切换机构(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以及第四组装工位(4)采用相同结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控制盒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工位(1)包括第一组装支架(11);所述第一组装支架(11)上阵列设有抽屉式料架(12);所述抽屉式料架(12)设有触摸显示器(13);所述第一组装支架(11)上可滚动设有第一运输部(14)和第二运输部(15);所述第一运输部(14)位于第二运输部(15)上方,且运输方向相反;第一升降切换机构(6)以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贤仁陈永恩陈孝君魏信锦王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竣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