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区贡献法的河流生态需水分析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908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需水分析技术,针对目前不同类型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主要针对局部空间位置和范围内河流不同生态服务功能需水要求,难以满足河流整体生态需水总量计算的不足,通过采用上下断面控制计算各分区的需水分区贡献量,考虑不同区域自产水资源量,整合计算区间总的生态需水,有效解决河流系统生态需水总量计算面临的上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间的兼容性问题。采用该技术应用于河流生态需水分析以及水资源配置中,将避免将不同分区生态需水计算结果累加确定生态需水总量造成的误差,同时计算方法简便易行,在河流水资源配置中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区贡献法的河流生态 需水分析技术,解决因上下游河流生态需水存在兼容性而造成的河流生态需水 总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技术介绍
河流生态需水是指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的径流量。近些年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河流生态 系统需水短缺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并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面向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协调配置的河流生态需水分析 是当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由于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功能间的差异性,目前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一般针对不同类型、空间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分别展开。研究方法包括了Tennant法为 代表的水文学方法,湿周法为代表的水力学方法,IFIM为代表的生境模拟法以 及以BBM为代表的整体法(Tharme, 2003)。不同类型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分别从 维护特定生态保护目标的角度分析生态需水量。水文学方法是在自然状态河流 多年水文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简单的水文指标来确定河流生态系统需水量的方 法。其中Tennant法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百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分区贡献量的河流生态需水分析技术,其步骤为:首先确定不同河流分区生态环境功能,计算相应的河流需水量;其次基于分区贡献量法计算河流生态需水总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区贡献量的河流生态需水分析技术,其步骤为首先确定不同河流分区生态环境功能,计算相应的河流需水量;其次基于分区贡献量法计算河流生态需水总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贡献量法,根据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差 异,将河流划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峰张远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