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拉强度钢材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抗拉强度 体贝氏体双相钢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并对汽车等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 节能减排要求。为达成此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的降低汽车等的 自重,同时还需保持其安全性性能,这就促进了多种高强度钢在汽车上的应用。例如,轿车底盘、车轮、及其周围部件在车体总重量中约占25%以上,其主要采 用热轧钢板(如具有延展性高、疲劳性能好等特点的铁素体马氏体热轧双相钢) 制备。然而,由于汽车行走部件形状复杂,成型时要求钢板具有良好的冲压性 能和较高的扩孔性能,而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由于两相之间显微硬度差大,微 小空隙容易生产和传播,使扩孔性变差,不利于要求高扩孔性能的汽车行走等 零部件的成形。而过去常用于制备车轮的铁素体及珠光体热轧钢由于第二相是 珠光体从而限制了其整体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考虑到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 体和马氏体之间,其同时具有高温转变产物的塑韧性和低温转变产物的强度, 且在铁素体及珠光体、铁素体及贝氏体和铁素体及马氏体三种两相组织中,铁 素体及贝氏体显微硬度差最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抗拉强度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其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0.05~0.15%、硅0.5~1.0%、锰1.0~1.5%、磷≤0.02%、硫≤0.010%、铝0.03~0.05%、氮≤0.0060%、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拉强度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其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0.05~0.15%、硅0.5~1.0%、锰1.0~1.5%、磷≤0.02%、硫≤0.010%、铝0.03~0.05%、氮≤0.0060%、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拉强度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其特征在 于,该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抗拉强度》490MP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拉强度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其特征在 于,该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石友O. 07~ 0. 10°/珪0. 60 ~ 0. 90%、锰1. 40 - 1. 50%、磷《0. 011%、硫< 0. 0050°/。、铝0. 035 ~ 0. 040°/。、氮《0. 0050%、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拉强度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该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碳0. 05~ 0. 15%、硅0. 5 ~ 1. 0%、锰1. 0 ~ 1. 5%、磷《0. 02%、硫《0. 010%、铝0. 03 ~ 0, 05%、 氮《0. 0060°/。、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待加工钢锭加热到1200 - 1250°C,并进行均热处理,而后对钢锭进行热 轧处理,轧制温度控制在820 - 115(TC,其后对经轧制的钢材按分段冷却工艺进 行处理,使钢材温度冷却至450-550。C之间,最后对钢材进行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长恩,杨瑞青,纪云航,李化龙,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