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料承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09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料承料架。它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棒料的载料杆,所述载料杆上前后设置有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载料杆顶面围成装卸槽,所述相邻两个装卸槽之间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顶部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翻板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架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翻板旋转将棒料抬起使其越过第一挡块并移动至装卸槽内,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缓冲组件以及滚轮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可对在第一导向面上滚动的棒料进行缓冲,所述滚轮组件用于输送装卸槽内的棒料。本技术能够完成单根棒料的上料动作,具有上料流畅、结构简单、不易出现故障、减少劳动强度以及提升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承料架,尤其涉及一种棒料承料架


技术介绍

1、长棒类材料在现有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需要加工长料棒时,就需要从堆叠有棒料的承料架上抽取棒料,然后转运至加工机床旁边,现有技术下通过人工完成棒料的上料动作,人工上料不仅效率低,且长时间工作后会因为人工疲劳发生安全隐患,造成加工效率的下降;如选用机械手取料上料,则会出现设备费用比较高,容易出现故障,上料不顺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棒料承料架,能够完成单根棒料的上料动作,具有上料流畅、结构简单、不易出现故障、减少劳动强度以及提升加工效率的优点。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的一种棒料承料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棒料的载料杆,所述载料杆上前后设置有用于阻挡棒料下落的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载料杆顶面围成装卸槽,所述载料杆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相邻两个装卸槽之间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顶部设有用以抬升棒体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翻板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架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翻板旋转将单个棒料抬起使其越过第一挡块并移动至装卸槽内,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缓冲组件以及滚轮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在第一导向面上滚动的棒料进行缓冲,所述滚轮组件用于输送位于装卸槽内的棒料。

4、在本方案中,棒料被堆叠至载料杆上,由于载料杆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且载料杆设置有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棒料会由于自重被阻挡在第一挡块前,在需要抽送单根棒料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翻板翻转至竖直状态,翻板在翻转过程中翻板顶部的第一导向面与单根棒料接触并抬升棒料使棒料越过第一挡块,并沿着第一导向面滚动,棒材在第一导向面上滚动时,缓冲组件可对棒材进行缓冲,避免棒材滚动过快导致棒材撞击第二挡块,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翻板翻转回到水平位置时棒材位于装卸槽中,此时滚轮组件可输送位于装卸槽内的棒料。

5、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模块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缓冲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设置于架体上,所述缓冲模块与载料杆一一对应,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对应载料杆一侧,所述缓冲模块包括滑轨、滑块以及缓冲块,所述滑轨前后设置,所述滑轨与载料杆一侧连接,所述滑轨一端与第一挡块对应,所述滑轨另一端与第二挡块对应,所述缓冲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挡块,所述滑块可在滑轨上滑动,所述缓冲块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缓冲块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第一驱动模块带动缓冲块向后移动,缓冲块的移动带动滑块沿着滑轨滑动,棒料沿第一导向面滚动时,棒料始终与缓冲块接触,使得棒料的滚动速度与第一驱动模块带动缓冲块的移动速度一致,以此对棒料进行缓冲。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转轴、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与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缓冲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摆杆以及连接杆,所述摆杆顶部与连接杆一侧铰接,所述摆杆底部套设于转轴上且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侧与对应的缓冲块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滑轨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摆杆摆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摆杆摆动时,摆杆底部带动转轴进行同步旋转使得转轴带动其余与转轴连接的摆杆进行摆动,摆杆摆动带动对应的连接杆进行位移,连接杆带动对应的缓冲块移动。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底部与架体底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摆杆铰接。

8、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模块,所述滚轮模块与翻板一一对应,所述滚轮模块设置于对应翻板一侧。

9、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顶面高度高于装卸槽顶面的高度,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的轴线与棒料的轴线相互垂直。滚轮顶面高度高于装卸槽顶面的高度,方便滚轮直接将棒料送出装卸槽,滚轮的轴线与棒料的轴线相互垂直可使棒料直接被滚轮输送至外界,减少在输送时可能发生的碰撞。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连接筒、连接轴、伸缩气缸、多个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轴与架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套设于连接轴上且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翻板底部与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连接轴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与对应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翻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与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伸缩气缸底部与架体铰接,所述伸缩气缸伸缩端与第二连接板铰接。需要翻转棒料时伸缩气缸伸缩端伸出,使第二连接板被推向一侧,第二连接板在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板绕对应的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板的转动通过第三连接板带动对应的翻板绕对应的连接轴转动。

11、作为优选,所述翻板上设有翻板调节槽,所述翻板调节槽沿前后走向设置,所述翻板调节槽内设置有可沿翻板调节槽滑动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与第三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翻板之间设置有上板,所述上板以及第三连接板位于翻板两侧,所述连接筒包括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间隔套设于连接轴上,所述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可沿着连接轴滑动,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调节连接筒在连接轴上的位置。根据棒料尺寸的不同翻板伸出的距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调整翻板伸出距离时,拧松第一连接柱顶部的螺母,使上板不再与翻板紧贴,此时第二驱动组件可调整翻板在连接轴上的位置,改变翻板伸出的距离。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调整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于架体上,所述调节板可沿架体前后滑动,所述调节板顶部设有多个调节凸起,所述调节凸起与翻板一一对应,所述调节凸起位于对应翻板处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间隔正下方,所述调节凸起伸入对应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的间隔内,所述调节凸起与对应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接触,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改变调节板在架体上的位置。驱动模块可改变调节板在架体上的位置,调节板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调节板上的调节凸起进行同步位移使对应的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此改变对应翻板的伸出距离。

1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架体尾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调节板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有贯穿第一固定块的丝杆,所述丝杆后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丝杆前端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转盘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丝杆贯穿限位块且与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外壁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架体上还并排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贯穿限位板的限位调节槽,所述限位调节槽前后走向设置,所述限位调节槽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沿限位调节槽滑动,所述限位柱顶部与调节板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柱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限位板底部之间设有压紧垫片。通过旋转转盘使转盘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改变丝杆在第一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棒料的载料杆(2),所述载料杆(2)上前后设置有用于阻挡棒料下落的第一挡块(21)以及第二挡块(22),所述第一挡块(21)、第二挡块(22)以及载料杆(2)顶面围成装卸槽(23),所述载料杆(2)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相邻两个装卸槽(23)之间设置有翻板(31),所述翻板(31)顶部设有用以抬升棒体的第一导向面(311),所述第一导向面(311)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翻板(3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与架体(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翻板(31)旋转将单个棒料抬起使其越过第一挡块(21)并移动至装卸槽(23)内,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9)以及滚轮组件(24),所述缓冲组件(9)用于对在第一导向面(311)上滚动的棒料进行缓冲,所述滚轮组件(24)用于输送位于装卸槽(23)内的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9)包括第一驱动模块(91)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缓冲模块(92),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设置于架体(1)上,所述缓冲模块(92)与载料杆(2)一一对应,所述缓冲模块(92)设置于对应载料杆(2)一侧,所述缓冲模块(92)包括滑轨(921)、滑块(922)以及缓冲块(923),所述滑轨(921)前后设置,所述滑轨(921)与载料杆(2)一侧连接,所述滑轨(921)一端与第一挡块(21)对应,所述滑轨(921)另一端与第二挡块(22)对应,所述缓冲块(923)的高度高于第二挡块(22),所述滑块(922)可在滑轨(921)上滑动,所述缓冲块(923)与滑块(92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用于驱动缓冲块(923)带动滑块(922)在滑轨(921)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包括转轴(911)、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机构(9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94),所述转轴(911)与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93)与缓冲块(92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93)包括摆杆(931)以及连接杆(932),所述摆杆(931)顶部与连接杆(932)一侧铰接,所述摆杆(931)底部套设于转轴(911)上且与转轴(9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32)另一侧与对应的缓冲块(923)铰接,所述连接杆(932)与滑轨(921)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4)用于驱动摆杆(931)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4)包括第一伸缩气缸(941),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41)底部与架体(1)底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41)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摆杆(93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24)包括多个滚轮模块,所述滚轮模块与翻板一一对应,所述滚轮模块设置于对应翻板(31)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顶面高度高于装卸槽(23)顶面的高度,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的轴线与棒料的轴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连接筒(322)、连接轴(321)、伸缩气缸(41)、多个第一连接板(411)以及第二连接板(412),所述连接轴(321)与架体(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322)套设于连接轴(321)上且与连接轴(321)转动连接,所述翻板(31)底部与连接筒(3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1)与连接轴(32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411)顶部与对应的连接轴(3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1)通过第三连接板(413)与翻板(3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1)底部与第二连接板(412)铰接,所述伸缩气缸(41)底部与架体(1)铰接,所述伸缩气缸(41)伸缩端与第二连接板(41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1)上设有翻板调节槽(33),所述翻板调节槽(33)沿前后走向设置,所述翻板调节槽(33)内设置有可沿翻板调节槽(33)滑动的第一连接柱(331),所述第一连接柱(331)底部与第三连接板(4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31)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翻板(31)之间设置有上板,所述上板以及第三连接板(413)位于翻板(31)两侧,所述连接筒(322)包括第一筒体(34)以及第二筒体(341),所述第一筒体(34)以及第二筒体(341)间隔套设于连接轴(321)上,所述第一筒体(34)以及第二筒体(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棒料的载料杆(2),所述载料杆(2)上前后设置有用于阻挡棒料下落的第一挡块(21)以及第二挡块(22),所述第一挡块(21)、第二挡块(22)以及载料杆(2)顶面围成装卸槽(23),所述载料杆(2)由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相邻两个装卸槽(23)之间设置有翻板(31),所述翻板(31)顶部设有用以抬升棒体的第一导向面(311),所述第一导向面(311)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翻板(3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与架体(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翻板(31)旋转将单个棒料抬起使其越过第一挡块(21)并移动至装卸槽(23)内,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9)以及滚轮组件(24),所述缓冲组件(9)用于对在第一导向面(311)上滚动的棒料进行缓冲,所述滚轮组件(24)用于输送位于装卸槽(23)内的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9)包括第一驱动模块(91)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缓冲模块(92),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设置于架体(1)上,所述缓冲模块(92)与载料杆(2)一一对应,所述缓冲模块(92)设置于对应载料杆(2)一侧,所述缓冲模块(92)包括滑轨(921)、滑块(922)以及缓冲块(923),所述滑轨(921)前后设置,所述滑轨(921)与载料杆(2)一侧连接,所述滑轨(921)一端与第一挡块(21)对应,所述滑轨(921)另一端与第二挡块(22)对应,所述缓冲块(923)的高度高于第二挡块(22),所述滑块(922)可在滑轨(921)上滑动,所述缓冲块(923)与滑块(92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用于驱动缓冲块(923)带动滑块(922)在滑轨(921)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91)包括转轴(911)、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机构(93)以及第一驱动机构(94),所述转轴(911)与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93)与缓冲块(92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93)包括摆杆(931)以及连接杆(932),所述摆杆(931)顶部与连接杆(932)一侧铰接,所述摆杆(931)底部套设于转轴(911)上且与转轴(9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32)另一侧与对应的缓冲块(923)铰接,所述连接杆(932)与滑轨(921)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4)用于驱动摆杆(931)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4)包括第一伸缩气缸(941),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41)底部与架体(1)底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41)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摆杆(93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24)包括多个滚轮模块,所述滚轮模块与翻板一一对应,所述滚轮模块设置于对应翻板(31)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顶面高度高于装卸槽(23)顶面的高度,所述滚轮模块中滚轮的轴线与棒料的轴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料承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咏益吴根生叶志钦吕伟仁吕伟治赵浩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仁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