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磁盘装置用坡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8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盘装置用坡道,其通过减小由2色成形品形成的树脂制坡道的刚性,发挥缓和撞击的作用,因此能够抑制读取错误等问题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磁盘装置用坡道,是由形成坡道主体的树脂材料及刚性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高刚性材料形成的2色成形的树脂制坡道,在坡道的一侧面设置有可旋转地插入磁盘的凹部状的磁盘插入部,在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设置有由高刚性材料形成的磁盘接触部。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通过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组合而形成,为了减小坡道的刚性而设置,与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相比使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更加向凹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的台阶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硬盘驱动器(HDD)等磁盘装置中的加载/卸载 机构中使用的坡道(ramp),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作为2色成形品而 成形的坡道,其中该2色成形品由形成坡道主体的树脂材料以及刚性 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材料形成。
技术介绍
近年来,HDD不仅在个人电脑中,还在音乐播放器、数码摄像机 等移动家电中采用,并且其耐撞击标准日益严格。其中,如图5的(A) 至(B)所示,HDD受到撞击时,外壳内部的磁盘a弯曲,由玻璃、 铝形成的高强度磁盘a与由滑动性良好的树脂(POM、 LCP等)成形 的坡道b接触,引起坡道b摩耗很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摩 耗粉的飞散引起光头的读写错误,因此需要实施相应的对策。因此, 为了减少摩耗粉,如图5的(C)所示,在坡道b中凹部状的磁盘插入 部c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由高刚性的树脂(PEI、 PI等)d成形,艮卩, 采用的对策为将坡道b做成由滑动性良好的树脂和高刚性的树脂形成 的2色成形品,通过该对策,由于磁盘a与坡道b的接触而产生的摩 耗粉会减少,并且形成滑动性较高的坡道。但是,在用光头进行读写时(装载)HDD受到撞击的情况下,由 于磁盘a与坡道b接触,产生光头上升的现象,存在读取错误的问题。 即,如图6的(A)至(B)所示,由于撞击,磁盘a弯曲,与坡道b 接触,光头e由于惯性而较大地上升(图中箭头f)。接着,如图6的 (C)所示,上升的光头e落到磁盘a上,光头e与磁盘a接触,产生 读写错误。并且,关于坡道的构成,目前已知有如下面专利文献1至5中披 露的构成,但是,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在为了减小坡道刚性的凹部状的 磁盘插入部的底面部设置台阶构造。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80517号公报 2002-279744号公报 2006-323939号公报 2005-310333号公报 2002-3673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盘装置用坡道,其通 过减小由2色成形品形成的树脂制坡道的刚性,发挥缓和撞击的作用, 因此能够抑制读取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解决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坡道,是由形成坡道主体 的树脂材料及刚性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高刚性材料构成的2色成形的 树脂制坡道,在所述坡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可旋转地插入磁盘的凹 部状的磁盘插入部,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在磁盘对向面,设置有 由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磁盘接触部,所述磁盘装置用坡道的特征在于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是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组合而形成,为了减 小所述坡道的刚性,设置有与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相比,将 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更加向凹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的台阶 构造。并且,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坡道的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面记 载的磁盘装置用坡道中,在设置有所述台阶构造的所述磁盘插入部的 凹部底面部,沿着凹部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与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底 面部分、台阶面、所述第一底面部分相比,更加后退配置的树脂材料 形成的第二底面部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面部分的高刚性材料形 成的第三底面部分。在设置有可旋转地插入磁盘的凹部状的磁盘插入部的树脂制坡道 中,通过较大地设定该磁盘插入部的深度尺寸,能够减小坡道的刚性。 但是,在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上设置高刚性材料形成的磁盘接触部的情况下,与此相伴,由于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 通过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与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组合而 构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为了增大磁盘插入部的深度尺寸而将 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和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双方共同向凹 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时,则最需要尺寸精度的磁盘插入部的前端开口 部(即鸭嘴部)可能发生向磁盘方向的歪斜(变形),以及尺寸稳定性 恶化问题。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构成为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高 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中,仅后者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向凹 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歪斜并减小坡道的刚性。当 后退配置凹部底面部的一部分时,在该一部分与其余部分之间形成台 阶构造。虽然台阶构造的台阶面被设定在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高 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边界部,但是由于包含设置于磁盘插入部 内的磁盘接触部的配置和大小等,2色成形的情况,还可以是在树脂材 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区域内设定台阶面,本专利技术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情 况。第二方面确实记载了该情况。 (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以下效果。艮口,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磁盘装置用坡道是由形成坡道主体的树脂材料及刚性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高刚性材料形成的2色成形品,设置凹部状的磁盘插入部,并在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 设置有由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磁盘接触部,在该磁盘装置用坡道中, 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通过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 面部分以及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组合而形成,为了减小 所述坡道的刚性,设置有与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相比将所述 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更加向凹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的台阶构 造,因此,能够抑制在磁盘插入部的前端开口部(即鸭嘴部)发生歪 斜,同时能够减小坡道的刚性。由于减小坡道的刚性能够缓和撞击, 所以能够抑制撞击输入时读取错误等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坡道的斜视图,(A)是坡道主体的斜 视图,(B)是安装部的斜视图。图2的(A)是比较例涉及的坡道的主要部分正面图,(B)是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坡道的主要部分正面图。图3的(A)是比较例涉及的坡道的横剖面图,(B)是本专利技术实 施例涉及的坡道的横剖面图。图4的(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坡道的背面图;(B)是同一 坡道的主要部分斜视图。图5是现有实例涉及的坡道的说明图。图6是现有实例涉及的坡道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2树脂材料11坡道主体12磁盘插入部12a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 12b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 12c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一底面部分 12d台阶面12e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二底面部分12f高刚性材料形成第三底面部分13提升部(lift tab)滑动面14提升部拘束部15弯曲拘束部16凸状部位16A最上部16B最下部16C中央部17缺口部18台阶构造21安装部22孔部23支持部24磁盘接触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实施方式。(1) g卩,为了增大耐撞击性而减小刚性,而在使滑动部附近的磁 盘插入部后退的情况下,在最需要尺寸精度的鸭嘴部(前端部),沿着 磁盘方向会发生歪斜,尺寸稳定性会恶化。(2) 为此,保持滑动部附近的磁盘插入部深度,并使其他部位的 磁盘插入部深度后退。(3) 并且,通过仅对高刚性的树脂使磁盘插入部后退,高刚性的 树脂的体积减小,滑动性的树脂的体积保持原样,结果,在磁盘插入 部的底面形成台阶。通过减小高刚性的树脂的体积,能够降低磁盘插 入部的刚性。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涉及的坡道,被成形为2色成形品,其中 该2色成形品由滑动性良好的POM (聚縮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盘装置用坡道,是由形成坡道主体的树脂材料及刚性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高刚性材料形成的2色成形的树脂制坡道, 在所述坡道的一侧面设置有可旋转地插入磁盘的凹部状的磁盘插入部,在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设置有由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 磁盘接触部,所述磁盘装置用坡道的特征在于: 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是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的组合而形成, 为了减小所述坡道的刚性而设置有,与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相比,将所述 高刚性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更加向凹部深度方向后退配置的台阶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0 2008-2317881、一种磁盘装置用坡道,是由形成坡道主体的树脂材料及刚性比所述树脂材料高的高刚性材料形成的2色成形的树脂制坡道,在所述坡道的一侧面设置有可旋转地插入磁盘的凹部状的磁盘插入部,在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磁盘对向面设置有由所述高刚性材料形成的磁盘接触部,所述磁盘装置用坡道的特征在于所述磁盘插入部的内面中凹部底面部,是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底面部分以及所述高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庄太冈延由记清本修一十时道也中宫光裕住谷武次平松丈纪高桥功治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